艺考攻略

7*24小时求学热线

15274855379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湘军百科

湘西湘军高级中学 黔阳雪峰山匪患的前世今生,看来冰冻3尺,真是非1日之寒啊|解密

时间:2023-06-12 阅读:137次

黔阳匪患,从大清咸丰(1851-1861)年间起到解放建国初期,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解放初期闻名全国的湘西剿匪,有相当一部分是以黔阳县雪峰山一线为活动半径的黔阳土匪。

土匪埋伏在雪峰山上的羊肠小道拦路关羊

那么,

湘西黔阳

的土匪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想必,随着当年知情人的相继离世,今天知之者也是寥寥无几了!

个人认为,黔阳土匪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相对独特的地理环境

黔阳县位于湖南西部,

沅水

上游,贵州省的东南面。它东接

湘西湘军高级中学 黔阳雪峰山匪患的前世今生,看来冰冻3尺,真是非1日之寒啊|解密

溆浦

洞口

,南临

会同

绥宁

,西抵

芷江

,北依

怀化

老黔阳县县城:今洪江市安江镇

解放初期,全县设五个区(包括1998年成立的中方县和今天的排楼坳),另辖三个镇,共有150个农会,总人口为二十万零七千人,总面积为2405平方公里。

雪峰山脉横亘县境东南部,境内群山万壑,峰峦叠嶂,河流纵横。全县共有1000米以上的山峰56座、大小溪流230余条,地形十分复杂。

沅水自西向东流经全境,上达贵州,下通常(德)辰(溪)

,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为土匪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

2.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

早在几百年以前,黔阳县就是苗、瑶、侗、汉、回各民族的杂居地。历代的封建王朝,均视黔阳为蛮夷之地,朝廷靠

土司

世袭制度对黔阳地区加以进行控制,

湘西湘军高级中学 黔阳雪峰山匪患的前世今生,看来冰冻3尺,真是非1日之寒啊|解密

而土司则靠拉帮结派以维护其基本统治。

这主要表现在由土司故意挑起的帮会间纠缠不清的“打冤家”械斗,为土司世袭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在经济掠夺方面,表现为上下交征,内外朘juān削。

湘西土司城

政治压迫则集封建统治形式之大成:由朝廷、土司、帮会首领构成的统治集团及其大小不一的分茅列土的统治形式,表现为封建势力极其庞大,经济文化则极为落后。

这样的社会条件和历史根源,致使黔阳县一直成为滋生土匪的温床。朝廷对湘西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以后,实质上也是换汤不换药,有土匪的局面仍继续存在。

至于黔阳土匪的性质就更加复杂了:

有职业性的游民,以匪为业;有胁迫性的良民,在豪绅裹挟下为匪,谁不顺从,全家灭门;还有安抚性的,即统治者对土匪头领们封官许愿,使之成为封建统治的武装,更加残酷地祸害人民

他们共同的特点,则是以帮会势力为核心。

3.封建时期的土匪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出于政治上的需要,颠倒黑白,把反抗他们反动统治与残酷压迫的农民起义统统诬之为匪。

黔阳县的土匪历史,有据可查的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朝末年,朝政日趋腐败,列强入侵,导致湘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导致民变迭起。

太平天国洪杨之辈,登高一呼湘西湘军高级中学,东南半壁,顿呈板荡。

当时,清朝命运全寄托于湖南之湘军身上。湘军的开山祖师爷-曾国藩,更是想尽一切办法从湘省集中人力、物力,借“平乱”以达到其升官发财,光耀门楣的目的。

一等毅勇候、东华殿大学士、两江总督、湘军祖师爷曾国藩

国家状况尚且如此,黔阳又岂能独善其身?

为了顺利打下南京,湘军九帅曾国荃(曾国藩的九弟,人送外号“曾铁桶”)命其部下亲信易孔昭(黔阳洗马潭人)在湘西黔阳、溆浦一带共募兵4个营编入湘军战斗序列。

黔阳洗马潭

湘军攻克南京后,为了不让朝廷猜忌,曾国藩不顾曾国荃强烈反对,在筹措了一大笔遣散费后对湘军进行裁撤,让大部分的湘军将士卸甲归田。

湘西湘军高级中学 黔阳雪峰山匪患的前世今生,看来冰冻3尺,真是非1日之寒啊|解密

尽管曾国藩东筹西措,要遣散一支如此规模的湘军,仍是杯水车薪。

而部分过惯了劫掠生活的湘军回到黔阳后湘西湘军高级中学,得不到妥善的安置。其中的那些狡黠之徒,

便相率啸聚山林,打家劫舍,拦路关羊,吊羊送片湘西湘军高级中学,成为为害一方的土匪。

黔阳土匪关羊的地方

以后,又有一些破落户地主家庭的子弟,为了继续过上花天酒地的生活,也相继加入了黔阳的土匪队伍。

这就使得地当湘黔古道要冲的雪峰山地区,特别是黔阳地区,成了土匪们眼中的

香饽饽

此时,黔阳县土匪的特点是:

由官匪逐渐发展为绅匪、民匪,此起彼伏,时散时聚,遍及全县。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黔阳乃至湘西地区的百年匪患,才彻底得以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