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湘军高级中学校董 【娄底近代私立学校校长群体产生的背景及原因分析】娄底私立学校
时间:2023-06-13 阅读:90次
摘要:娄底近代私立学校校长群体的产生,与这一时期湖南政治、经济的发展走势息息相关。同时,也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既有个体差异,也有群体共性。关键词:近代;私立学校;校长群体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58-02
本文提出“娄底近代私立学校校长群体”的概念,一方面是参照学界先例,通过群体研究更有利于探究娄底近代学人的办学特点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另一方面是清末新政以来,娄底涌现了一批思维前卫、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披肝沥胆、身体力行的校长,他们或弃官不做,或毁家兴学,或以校为家,磨血兴学,有力推动了娄底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湘中明珠的娄底,其近代私立学校的逐步兴盛与近代私立学校校长群体的形成,与这一时期娄底乃至湖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走势紧密相联。同时,也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是传统兴学、重教风尚的传承,亦得益于湘籍精英相互帮带风尚。
一、娄底近代私立学校校长群体产生的背景
1.政治背景。近代中国出现了一批为了加强民族主义、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挽救民族危亡的长沙市湘军高级中学校董,具有先进思想的社会阶层,他们提出了一种社会思潮,即“教育救国”。自鸦片战争以后,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建立了卓越功勋的湘人,其虚骄、保守之气日甚。加之湖南僻处内陆,受外来冲击较小,仍处于封建旧制之中。教育方面表现为仍以传统的举业为主,近代资本主义教育未曾萌芽。甲午战争中湘军大溃于牛庄,湘人方始“转侧豁悟,其虚骄不可向迩之气,亦顿馁矣”。素有热忱救世观念和强悍性格特征的湘人,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在放眼世界、比较中西、探究中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原因中,很快便意识到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源之一在于中西文明之间的巨大落差,而教育是解决这种落差的最佳方式,开始把希望的目光投向教育,由言技转为言教。清末新政,在教育方面提出了:废科举、倡新学、奖游学,并制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在学制上奠定了近代教育的基础,为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乃至娄底近代私立校长群体的产生创造了较为宽松的政治条件。“教育救国”之志在罗辀重、蒋孝原等一批私立学校校长的心中扎根。
2.经济背景。娄底境内开发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栖息繁衍。至秦,汉族南移,人口逐渐增多。盛唐时期,农业、手工业有所发展。宋熙宁五年(1072年),导民“种桑植稻”,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明政权巩固后,境内手工业作坊问世,锡矿山锑矿始做锡开采。新化城厢、永丰、蓝田、娄底等集镇形成。清朝统一中国后,由于赋税减轻,境内人口日繁,荒地日辟,农业得到发展,工商业者增多,煤、铁、硫磺等矿的开采初具规模,造纸、铸锅、面粉加工、木版印刷、制革技术相应发展。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遭受西方侵略而产生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政治危机,吃了洋人亏的国人,方始意识到,西方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们以工商立国。于是,一批有识之士认为只有大办近代工商企业,才是救国救民最实际的事业。
3.文化背景。正如黑格尔所言:理论工作所完成的事远超过实际的工作,假如在思想的世界掀起一场革命,那么,实际的世界是抵挡不住了。近代湖湘教育思想历经了:“经世实学教育思想—洋务教育思想—维新教育思想—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发展嬗变历程。魏源、曾国藩、谭嗣同、陈天华分别是各个时期湖湘教育改革的代表人物。近代湖湘精英的教育情结,既受湖湘教育思想的指引,又深受湖湘文化的熏染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其基本的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彰显突变求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重视“躬行实践”、“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铸就“霸蛮”的湖湘精神支柱。作为最典型的农业经济地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心理在湖南尤甚于他省。湘军兴起之前,近代湖南人,无论是寒门子弟还是世家子弟,最理想的人生选择或者说是唯一选择就是发愤读书、以获取功名,而后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社会上层的地方士绅历来把兴办教育视为其当然之责,也把教育当做取得社会地位与话语权的重要渠道。受这种思想文化的冲击,娄底近代私立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二、娄底近代私利学校校长群体产生的原因
1.中国近代史的推动。1840年,当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紧闭的国门,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受到惨烈冲击。鸦片战争失败后,大批仁人志士痛定思痛,审视积弊深重的封建王朝,寻求救国良方。湖南人魏源极力主张变法革新,在《海国图志》一书中首次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厉驳斥封建顽固势力将西方先进技术看成“奇技淫巧,坏乱人心”的观点。唯教育才能根本上使国人摈弃封建观念,开明思想,顺应历史发展大势,步入强国行列。面对民族危机,中国近代教育积极改革,废八股兴办新式学堂,建立新的教育体制,成立教育行政机构,编写新式教科书,派遣留学生等,开启了中国教育的新纪元,更为国家民族的复兴奠定了人才基础。
2.湖南近代教育发展的连带。湖南近代教育是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先后有江标提倡新学,谭嗣同、欧阳中鹄等人创办浏阳算学社,湘乡士绅许时遂等人创办东山精舍,熊希龄、蒋德钧等人创立湖南时务学堂。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先制订了《钦定学堂章程》,后在此基础上修订了《奏定学堂章程》,在学制上为近代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央发布大规模的改书院为学堂的政令、设立新式教育行政机构,推动了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长沙市湘军高级中学校董,湖南近代出现了一股规模宏大的、以创办新式教育为内容的兴学热潮。同时,为振兴中华,湖南大批有识之士苦心探索、大力宣传,许多新的教育主张孕育而生,如:军国民教育思想、实业教育思想、国民教育思想,形成了一股对湖南近代教育发展深远的社会思潮。
3.湘籍精英之间相互帮带的影响。周秋光先生认为:正是因为近代湖南人相互间的帮带、扶持、举荐,才形成人才链,出现教育群体现象。胡元亻炎、曹典球等湖南教育界声望卓著的领袖人物,不仅在各自的学堂取得成就,还同时担任省城长沙多所私立学校校董甚至董事长,充分利用他们的声望,为其所在学校极力争取最为有利的境地。作为湖南私立学校最早的倡导者——胡元亻炎,在明德规模初具后长沙市湘军高级中学校董,又积极帮助朱剑凡创办周南女校,长期担任周南的董事、董事长,并将经正校舍赠与周南。他还鼓励和帮助周震麟、彭国钧办修业学堂,陈润霖办楚怡,方克刚办妙高峰。在这些领袖人物的倡导和带领下,一批学界精英更是致力于兴办私学。
4.娄底近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诉求。娄底教育自宋代始才算真正开始产生,到明末清初,书院已是十分兴旺,闻名于湖南。清代道光以后,娄底教育界主张培养“经世致用”之人才,新的教育理念迫切需要推广。1840年,曾国藩任职翰林时,就曾上折提出,用诗赋小楷取士不合道理。他儿子曾纪泽学习外文,开重视西学之先河。1895年,谭人凤等在新化偏远山乡创办福田义学,“采取泰西教法,以开学子知识”,开湖南初等新法办学之先河。1898年,新化实学堂创办,又开湖南中等新法办学之先河。曾广钧的家熟也于1903年开始聘请日本人教日语,并开设历史、地理、绘画等课程。到1905年,境内先后有禹之谟、颜息奄、陈树人、苏鹏、陈天华等数十人,到日本留学,娄底近代教育渐成燎原之势。
总之,随着娄底近代教育的兴盛,一批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校长群体也随之孕育而生,为娄底近代教育的发展描绘了一番蓝图。
参考文献:
[1]陈文联,刘翔.论湖湘文化与湖南近代私立学校的办学特征[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2):13-16.
[2]伍春晖.论近代湖南教育家群体[J].长沙大学学报,2008,(6):15-17.
基金项目:校级课题《娄底近代私立学校校长群体研究》阶段性成果(2010年度,2010QN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