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市湘军高级中学 1917年,24岁的毛主席带着100多名学生兵,俘虏了3000多名湘军溃兵。
时间:2023-07-01 阅读:143次
1917年11月18日,时年24岁的毛主席带着100多名学生兵,俘虏了3000多名湘军溃兵。
毛主席很早就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在青年时代,当他还是一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意气书生时,就在一次危机中展现出非同一般的军事谋略。
1917年11月湖南长沙市湘军高级中学,时年24岁的毛主席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当时桂军大败湘军,使得湖南省省会长沙一度成了无政府世界。
毛主席就读的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是外国殖民者留在长沙的一个两层楼小院,它位于交通要塞,后临湘江和粤汉铁路,因此,很容易被军阀充作兵营。毛主席在校五年,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就三次受到北洋军阀的蹂躏。
为此,学校增设了一门“兵式操”,就是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同时还在课外组织了学生志愿军,目的是在乱世中保卫学校安全。
当时还是学生的毛主席在师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曾被推选为“学友会”总务,而且他还是最早报名参加学生志愿军的学生之一,所以很自然地被推举为学生志愿军的连长。
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学生们刻苦操练,训练热情高涨。当时,桂系军阀谭浩明的军队大败湖南督军傅良佐的军队,消息传来,傅良佐带着城内的残兵败将仓皇而逃。
这时,谭浩明的部队还在衡山、湘乡一带,不能立即抵达长沙,所以傅良佐率部一逃走,长沙就成了一个无政府世界。
11月中旬,战事逼近长沙,轰隆隆的炮声不时传来,傅良佐的溃兵随处可见。
一时间,有关战事的谣言四起,闹得长沙城内的百姓惶恐不安。湖南一师位于长沙南郊,正是败军北撤的必经之地。为了避免溃兵进校占屋,伤及学生,学校决定全体师生暂到城东五里的阿弥岭躲避一段时间。
毛主席知道学校的决定后,匆匆忙忙跑到校长办公室,劝说校长不要“弃校”。
校长不解,毛主席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外面战事混乱,外出躲避恐怕凶多吉少,学校一旦空虚,乱兵就会擅入打劫,因此,‘离校不如护校’。只有利用学校墙高宅深的优势,加上学生自卫,方可保自身和学校无虞。”
校长立即召集学校领导开会,再三权衡下,众人觉得毛主席说的在理,采纳了他的意见。
不仅如此,学校还让毛主席领导学生志愿军投入到紧张的“护校”行动中。
毛主席也不推脱,欣然领命,并且很快作出部署:首先,他把学校内所有的体育尖子生都聚集在一起,并委以带头护校的重责;其次,他号召同学们把教室里的桌椅板凳搬出来,堵住所有通往外界的大门,并在校内构筑壁垒,准备作战。与此同时,毛主席还采用了从前湖南农民护院的老办法,带着学生们将竹片削成非常尖锐的锋尖,然后插在学校围墙上。
做完这一切后,毛主席又安排学生站岗,而学生手上的武器,不过是一些普通农具以及操练用的木枪、棍棒而已。两天后湖南长沙市湘军高级中学,有些零星溃兵开始进城,当他们经过湖南一师门前时,看到有学生军在巡逻放哨,便不敢擅入骚扰。
毛主席判断,这些溃兵只是不知道长沙城中虚实,所以才不敢四处乱闯。同时,毛主席又探得情况,有数千名溃兵在学校南面几里外的猴子石观望,而且还四处劫掠财物。
这一消息顿时让师生们陷入惊慌,毛主席决定亲自到猴子石附近打探情况。回来后,毛主席分析:这些溃兵现在既惊慌又疲惫湖南长沙市湘军高级中学,他们知道傅良佐已经逃走,但不知道桂军尚未进城。一旦他们知道长沙现在是一座空城,就会大胆闯入,奸淫掳掠,为所欲为,到时候长沙市民和学校师生就会遭遇一场浩劫了。
因此,毛主席提出,必须趁溃兵惊魂未定,设法把他们赶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但学生兵手无寸铁,如何能赶走3000多名溃兵?
毛主席首先组织了一百多名强壮、胆大的学生志愿军,接着,毛主席又拿着学校公函到南区警察局“借了”二十多名警察。
根据毛主席的部署,学生兵将分为三路,毛主席亲率一路迂回至溃兵正面,余下两路包抄溃兵的后路和中路,警察则扼守学校背后的制高点——妙高峰山头。当溃军进入到学生和警察潜伏的地域不远时,毛主席让埋伏在山头上的警察连鸣三枪,枪声一响,只见写有桂字、湘字和粤字的灯笼一起点燃。
一时间,漫山遍野,灯火通明。
毛主席又让警察放了一阵排枪,其余手持木枪的同学则在洋油桶里大放爆竹,远处,则军号阵阵,锣鼓喧天,溃兵们被吓坏了。
毛主席命令停止“射击”,并让几个学生兵大喊:“傅良佐逃走了,桂军已经进城,你们被包围了,赶紧投降吧。只要你们放下武器,就让你们回家。”溃兵们不知城内虚实,一时间并未轻举妄动。毛主席摸透了溃兵的心理,就派出代表前去交涉,不一会儿,溃兵们纷纷举起白旗,表示愿意缴械投降。
就这样,3000余名溃兵成了毛主席的俘虏。
次日一早,毛主席向长沙商会筹集遣散溃兵所需的经费,商人们担心溃兵滞留太久会影响他们的利益,纷纷捐出了一大笔钱。毛主席给每名溃兵发五到七元大洋,并亲自把他们送上开往武汉的火车。三千多名湘军溃兵,就这样被毛主席兵不血刃地遣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