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攻略

7*24小时求学热线

15274855379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湘军百科

湘军高级中学师资 两个邵阳武将创建南京大学 刘坤一魏光焘崇学留青史

时间:2023-05-22 阅读:189次

(邵阳热线资讯)近日,查阅历史,竟然发现南京大学的创办竟和两个邵阳人有密切的关系。

南京大学,简称南大,是一所源远流长的高等学府。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筹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多次变迁,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易名“国立南京大学”,翌年径称“南京大学”,沿用至今。

南京大学校史上写着: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者,是1902年前后相继担任或署理两江总督的刘坤一、张之洞和魏光焘。

刘坤一:倡议“应从师范学堂入手”

刘坤一(1830~1902),字岘庄,湖南新宁人。廪生出身,1855年参加湘军楚勇与太平军作战。1862年,升广西布政使。1864年升江西巡抚。1879-1881,1890-1902,刘坤一两度出任两江总督。

1902年5月8日,刘坤一邀请张謇、缪荃孙、罗振玉等江苏学者、名流商议兴办学堂事宜湘军高级中学师资,达成共识:兴学育才的主要困难是师资匮乏和资金短绌湘军高级中学师资,而开办高等师范学堂,不仅可以为各级学堂培育师资,而且“更可比办高等学堂经费减省一半”。刘坤一在当日给张之洞的信中通报了此次商讨的经过,力主兴学“应从师范学堂入手”(《刘坤一遗集》第五册,第2299页。)。

刘坤一

5月15日,刘坤一会同江苏巡抚,江苏学政上奏《筹办江南省学堂大略情形折》,5月30日,他再上《筹办学堂情形折》,呈请在原设水师学堂、陆路学堂及格致书院外,另建小、中、高等三所学堂。即:将江南文正书院改为小学堂,钟山书院改设中学堂,“均就原址酌量增茸”;省会高等学堂“课专门之学”,“规模必求宏敞,俾可广育人才”,因而“聘翰林院编修缪荃孙为总教习”,“设法筹款择地建造,尼材鸠工,接续举办”(《刘坤一遗集》第三册,第1341页。)。奏折陈述了办学须循序渐进、需注重课本与师资的主张,并云:“现已另设师范学堂,选中学淹通、人品端正者,授以算法、绘图等事,学成给以文凭,使为小学堂教习。”论者咸以为此即后来成立的三江师范学堂的刍议,甚至有人认为缪荃孙即三江师范的总教习。其实是一误解。因为,第一,奏折中对“现已另设师范学堂”语焉不详;第二,从课程和学成后充任“小学堂教习”等情形看,此师范学堂当属中学堂程度的算绘初级师范,张謇在《通州师范学校议》中亦云:“下监司议,仅立算术测绘师范而已”(张謇“兴办师范学堂”的建言尽管得到刘坤一等的认同,但后来又遭一些人反对,反对者的论调竟然是“中国他事不如人,宁读书犹待人授法耶?”“此事遂寝”。大概有病在身的刘坤一已无精力和雄心来力排众议,推进师范教育了。无奈的张謇遂决定回南通自办师范学堂。);第三,缪荃孙是被聘为江宁高等学堂的“总教习”(苏云峰:《三(两)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的前身》第101页云:1902年5月刘坤一创江楚编译书局,缪荃孙亦参与其事并任总纂,兼江宁高等学堂(由钟山书院改设)总教习。),而非师范学堂的“总教习”。

湘军高级中学师资 两个邵阳武将创建南京大学 刘坤一魏光焘崇学留青史

刘坤一的历史功绩是明确提出兴学“应从师范学堂入手”的主张。尽管由于当年10月即不幸病逝,刘坤一的这一设想未能进一步细化,然而他的倡议仍然产生了影响。他的接任者张之洞等循着这一思路精心设计,筚路蓝缕,终于创建了三江师范学堂。

魏光焘:三江开办的组织实施者

魏光焘(1837~1916),湖南邵阳人,字午庄,魏源族孙。早年曾先后在曾国荃、左宗棠麾下从军,多有战功。光绪七年晋甘肃按察使,旋升甘肃布政使,调补新疆布政使。甲午战争中奉旨带兵北上山海关,立有战功,战后调任江西布政使,不久即升陕西巡抚、陕甘总督、云贵总督。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初九(1902年12月8日)魏光焘即“奉调两江之命”(魏光焘:《湖山老人述略》。另可参阅魏荣爵:《从三江师范创办谈到魏光焘和李瑞清》,2001年3月30日《南大报》。),但他并未立即赴任,张之洞也仍然署理两江。直到翌年二月(1903年3月)魏光焘才到江宁履任。

湘军高级中学师资 两个邵阳武将创建南京大学 刘坤一魏光焘崇学留青史

张之洞与魏光焘在二月二十二日(1903年3月20日)交接关防印信、王命旗牌。前后两任总督随后即与有关官员合影留念,其中包括两江学务处和三江师范学堂的官员。六天以后,魏光焘“天甫黎明”即赴下江考棚参加尊经校士馆的甄别考试。但由于魏光焘“须临三江师范学堂履勘,以故出题后即命驾回辕”。(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十一日《申报》。)这是魏光焘第一次视察三江。

光绪三十年七月二十二日(1904年9月1日),魏光焘奉调闽浙总督。他任两江总督将近一年半时间。这正是三江建校和开办的关键时期。对于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建方略与原则,魏光焘可谓“萧规曹随”,未作大的变更。对于三江建校及正式招生开学前繁杂的筹备工作,魏光焘则积极组织实施,有条不紊且卓有成效。

(1) 续聘教习。三江首次招聘中国教习仅录取20名,未能足额,因而魏光焘命两江学务处发出晓谕,嘱各司道府州再次保荐,四月底齐集江宁,“特再行考试一次,以广搜罗而昭公允”。(光绪二十九年三月二十八日《申报》。)事实上,六月间和九月二十一日还各招选了一次,三次续考计录取雷恒等50人,加上张之洞任内录取的20名,共有70名。

湘军高级中学师资 两个邵阳武将创建南京大学 刘坤一魏光焘崇学留青史

(2) 委任汉文总教习。三江的“汉文总教习”原拟聘请通州举人范肯堂,因为范另有他就,因此魏光焘改聘湖南进士翰林吴獬,由两江学务处下札委充。(光绪二十九年闰五月初二、初六《大公报》。)

(3) 择日开学湘军高级中学师资,中日教习“互换知识”。1903年6月,三江所聘菊池谦二郎等11名日本教习均已到宁。三江师范学堂总办杨觐圭便在6月19日召集“洋汉文教习会议”。除明确日本教习和中国教习各自承担课程外,还确定中日教习彼此以“学友”称呼。6月25日,三江师范学堂开学。由于本年度尚未招收学生,因而所谓“开学”,即“华洋教习”互相教练、互换知识。即日本教习在中国教习指导下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及经学;中国教习向日本教习学习日语及理化、图画等等。其目的如张之洞《创建三江师范学堂折》中所云:“俟一年之后,学堂造成,中国教习于东文、东语、理化、图画等学通知大略,东语教习亦能参用华语以教授诸生,于问答无虞扦格。”此时再招考师范生入学,则教学时可以不一定借助翻译,传文达意避免误会,又能节省时间。应当说这是一个很富创意的设想,但由于语言的阻隔,中日教习为期一年的“互换知识”并未达到预想效果。

(4) 建堂工程基本竣工。三江学堂堂址,经张之洞选定在北极阁前,建筑规划由湖北师范学堂长胡钧参考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蓝图而定。自1903年6月19日起“鸠工建造”,工程监督为知县查宗仁。(光绪二十九年闰五月初七、闰五月十九日《大公报》。)在魏光焘的督促下,工程进展顺利。至1904年1月,即已造好“洋楼五所”,“局面极其宏敞”。而1904年日本东亚同文会也有报告说,三江师范学堂计划兴建的“五百四十室大校舍及职员住宅,已完成一半,来年二月即可竣工”。(东亚文化研究所编:《东亚同文会史》,第366页,转引自苏云峰:《三(两)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的前身》,第149页。)1904年8月间,魏光焘派员查勘三江建堂工程,发现工程监督查宗仁有疏忽之责,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此年九、十月间,工程全部竣工。三江的中日教习均迁移至北极阁下新堂址。而魏光焘也在此前后奉调闽浙总督。因此,三江浩繁、宏大的建堂工程,是在魏光焘任内开工并基本完成的。

湘军高级中学师资 两个邵阳武将创建南京大学 刘坤一魏光焘崇学留青史

(5) 提款建立三江师范学堂。魏光焘对于三江建设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切实保证了三江开办的巨额费用。张之洞对于三江办学费用早有筹划:其购地建堂经费,由江宁藩司筹拨;其常年学堂经费,则由江宁藩司先行“协拨银一万两,以后每年协筹四万余两”,安徽、江西两省“各按学生数额每名每年协助龙银一百元,稍资津贴”;同时,将江宁银元局“岁获盈余,专供该学堂经费之用”。(张之洞:《创建三江师范学堂折》,《张文襄公全集》,58卷,第15~16页。)张之洞的这些筹款设想和原则,有赖魏光焘一一加以落实。而且建堂工程费用,一再追加。因此,筹款就成为三江肇始时期最棘手也最关键之事。魏光焘到任后,首先整顿盐政,“岁增款至二百余万;厘金、铜元,并增出二三百万”,总督府财源拓展后,魏光焘首先“提款建立三江师范学堂”,确保了三江中日教习的薪水按时发放,建堂工程免除经费拮据之虞。魏光焘《江南创建三江师范学堂经费折》中提出,三江校舍可根据分批招生入堂而“次第增添”、“分别起造”,“核实估计,共需工料曹平银九万八千五百余两,拟于江宁筹饷捐输款内解存司库银五万八千余两,尽数动拨,其不敷银两,由司设法另筹……”(转引自《首都志》(下)第714页。)这说明魏光焘为三江的筹款想方设法,不遗余力。他在晚年所撰《湖山老人述略》中,不无自豪地将“提款建立三江师范学堂”列在他两江任上德政要务之首。

(6) 制订《三江师范学堂章程》。光绪三十年三月二十八日至五月二十四日(1904年5月13日至7月7日),三江师范学堂总办杨觐圭曾五次晋见两江总督魏光焘。根据台湾学者苏云峰的研究,如此频繁的晋见,应与制订《三江师范学堂章程》及相关事务有关。(苏云峰:《三(两)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的前身》之“附录一:三江师范学堂章程”,第175~196页。此章程之原件存在日本,苏云峰1986年从日本东京专修大学商学部荫山雅博教授处获得副本。)这个章程由胡钧负责草拟。章程 “照奏定优级师范并附初级师范章程办理”,凡十五章,分别规定了“立学总义”、“考试规则”、“学科课程”、“各员职务”,有关讲堂、斋舍、操场以及礼仪、赏罚、放假、毕业服务等“条规”和“学堂禁令”。在学堂正式招生开学前制订这样一个章程,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南大一角

(7) 正式招生开学。1904年7月,三江师范学堂总办杨觐圭通知两江所辖各府州县,三江师范学堂将在9月15、16两天举行招生考试。(光绪三十年六月十六日《大公报》。)由于如期前来应试者人数有限,仅录取120人。10月又举行一次招考,录取180人,共计300人。所取学生分为三年制初级本科32人,二年制速成科187人,一年制速成科81人。11月26日(光绪三十年十月二十日),学生正式入学上课。(光绪三十年十月十九日、十一月十六日《大公报》。)

三江师范学堂从1902年开始酝酿、筹备;1903年3月开办,着手聘请师资、建造学堂;1903年6月19日开学,由中日教习“互换知识”一年;至1904年11月正式招生入学,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完成了创建工作。这是当时江苏的最高学府,“堪与京师大学堂比美”(日本东亚同文会报告语),也是“中国师范学堂之嚆矢”。

两个邵阳武将的重文,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