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攻略

7*24小时求学热线

15274855379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湘军百科

湖南湘军高级中学升学率 王国庆 | 湘乡人

时间:2023-05-23 阅读:180次

湘乡,地处湘中,古称龙城。建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资源物产丰饶,人民朴实勤劳。解放前至新中国成立初,湘乡曾隶属益阳专区;1953年,湘乡改属邵阳专区;1965年,湘乡划归湘潭地区。1983年,湘潭撤地改市,下辖湘潭县,湘乡县及韶山区。198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湘乡市,湘乡率先成为当时湖南省为数不多的县级市。

2022年8月,湘乡市政府大楼外景。陈海民提供

湘乡虽为一个县级市,但县名及声望素来不浅。名声在外者,乃湘乡方言与湘乡人文也。

在我国地方方言体系中,比较粤闽方言,湘方言算是接近北方方言的地方语系,如湘北,湘西一带的官话大多一听就懂。唯独湘中那一块,包括湘乡、邵阳、新化、涟源等地的方言颇为古怪,其中湘乡话尤显特异。据研究,湘乡话属古楚语,为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古语之一。如“蚊子”,在两千多年前的古楚语中读“螟子”(mingzi)。如今的湘乡人仍将“蚊子”叫“螟子”。

上世纪六十年代,湘中一带曾流传过两句顺口溜:“龙牌酱油灯芯糕,砣砣妹子尽你挑”,“长沙里手湘潭漂,湘乡嗯啊做‘牛’叫”。前句是笑湘潭的妹子长得矮矮砣砣,成为湘潭三大特产之一;后句是笑湘乡人讲话又高又粗,如同牛叫。几十年过去了,随着生活改善和文明开化,如今湘潭姑娘“砣砣”妹子少了美女多了,但湘乡人的方言依然古风犹存,成为地方方言中的一块古化石。

湘乡人讲话,声韵殊异,乍听如同异域语。还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湘潭师专上现代汉语课时,教语音课的曹铁根老师为了说明地方方言的差异,故意点名要我用湘乡话大声读“北京人买白菜一百斤”。本来很好懂的一句话,用湘乡话一读就变成“BiaGinyinmabiacaiyibiagin”,全变味了,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在湘乡方言中,“北”、“白”、“百”读音毫无差异,通统读“bia”(二声)。著名主持人汪涵有语言天赋,对湘方言也多有研究,他有时也在电视里秀几句湘乡话:“天上的白(bia)云飘只咯飘……,拿遮钵(bia)子倒杯白(bia)酒……”,博观众一乐。

2022年8月,湘潭师专77级中文16班部分同学湘潭聚会。王国庆(后排中)与当年室友段跃华(后排左一、茶陵人)再次聊起了当年在课堂上秀湘乡话的趣事

湖南湘军高级中学升学率 王国庆 | 湘乡人

湘乡话多平声,四声调不明显,不象益阳话那样去声鲜明,因此,湘乡人读诗或演讲,鲜有高低起伏或抑扬顿挫,而是一律的高平调,很难读出一首好诗的韵味。

湘乡话的另一特点是语速过快,声高而气促,如同硬石头砸在钢板上,硬邦邦,嘎嘎作响,半点也不平缓柔和。记得第一次带妻子回湘乡,看到街上和商场里的男人或堂客们讲话都是高声高调,个个象“河东狮吼”,妻子有几分惊讶和恐惧,不解地问我:“你们湘乡人讲话怎么都像吵架一样?”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和湘乡人讲普通话”。诚然,湘乡这口蹩脚的方言确实使许多在外的湘乡人尴尬过,难堪过,也给他们的交流和交际带来一些困难。但一旦说起湘乡的“人文”来,湘乡人立刻变得津津乐道,继尔升出几分傲骄和自豪。

湘乡是湖湘文化重要发源地,也是湘军策源地,还是红色摇篮。自古以来,湘乡人杰地灵,俊采星驰。远的湘乡历史名人有与诸葛亮齐名的三国蜀相将琬。湘乡县城北正街曾建有纪念蒋琬的“蒋公祠”。如今,在湘乡河东新城建有开阔宏伟的蒋琬广场和高大巍峨的镇湘楼。成为湘乡新的文化地标。

湘乡涟水河边蒋琬广场的蒋琬雕像及镇湘楼。王国庆2021年10月摄

在遥远的南宋科举时代,湘乡出过一个全国状元王容。湘乡塔子山的文塔就是南宋时为纪念王容中状元之瑞,兆湘乡文运之长而建。至今已八百余年,也是湘乡文化景观的重要标志。湘乡还有元朝文豪冯子振。

湖南湘军高级中学升学率 王国庆 | 湘乡人

湘乡市郊塔子山文塔始建于南宋。1973年被毁,2000年重建。任湘荪提供

湘乡市大正街老牌坊“状元坊”。王国庆2022年6月摄

历史上,湘乡人能征善战,将帅辈出。世有“无湘不成军”之说。“湘”,广而言之是指湖南,但“湘军”的真正起源与崛起还是湘军创始人曾国藩以及攻打南京立下首功的曾国荃,还有平定新疆叛乱的“飞将军”刘锦棠等将领,是他们这帮湘乡人“扎硬寨,打死仗”,打出来一支勇猛无敌的“湘军”。如今的湘乡人民广场旧址,曾建有“昭忠祠”,那是当年曾国藩为纪念战死湘军而修建的忠义祠。如今的湘乡碧州公园,也建有曾国藩塑像及诗墙。

位于湘乡碧州公园的曾国藩塑像。陈海民提供

中国黄埔军校第一期,有两位颇受校长蒋介石欣赏的湘乡籍学员:一是被誉为“黄埔三杰”之一的陈赓。一是忠诚勇毅的宋希濂。他俩后来都因战功显赫而分别成了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反围剿中,曾打过一次漂亮的大胜仗,活捉了敌师长张辉瓒。指挥这场战斗的就是以敢打敢拼著称的红军将领—湘乡人黄公略。可惜,黄公略在后来的一场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37岁!彭德怀为痛失黄公略扼腕叹息,长哭一场。毛泽东也赋诗赞黄:“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黄公略后来入选我党36位著名军事家,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红军长征时期有位重要的政治工作者——湘乡洪塘人李卓然。李卓然先后任过红五军政委,红四军政治部主任,也是遵议会议上力挺毛泽东的重要人物。如今遵议会议纪念大厅的雕塑群像中,李卓然站在非常显眼的位置。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十位大将,湘人过半,其中湘乡人占两席:陈赓大将与谭政大将。

陈 赓 大 将(1903年—1961年)

谭 政 大 将(1906年—1988年)

有人说,湘乡人天生吃得苦、耐得劳、霸得蛮,有一股坚韧执着,不惧艰难不畏生死的精神。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掀起了一场学习蒋筑英和罗健夫的热潮。罗健夫是湘乡南正街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西北从事科研工作,为我国航天工业作出过重大贡献。他工作起来似拼命三郎,身患癌症仍霸蛮坚持,最后猝倒在工作台上,年仅47岁!罗健夫也被列入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百名英模人物。

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孟晓云的报告文学《胡杨泪》轰动全国,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胡杨泪》主人公钱宗仁是湘乡长丰人。他于湘乡二中毕业后,多次报名高考多次被拒,最后以优异成绩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但由于政审问题被迫退学,自此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盲流”生涯。在漫长的漂泊流浪中,钱宗仁什么样的苦都吃过,什么样的罪都受过,但他从不自我沉沦,自我放弃,而是一边忍辱负重,艰苦生存,一边刻苦自学,钻研哲学,创作文学,攻读数理。恢复高考后,钱宗仁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西北大学数学研究生,却又因超龄未被录取,后来成为新疆大学一名优秀教师……,钱宗仁就像生长在浩翰沙漠中的“胡杨树”一样,坚韧顽强,生生不息,具有惊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湘乡人的精神特质通过他折射出了耀眼的光芒。他的坎坷传奇及自强不息感动无数国人及海外华人。五年前我曾写过一篇关于“胡杨泪”的回忆文章《卅年又忆“胡杨泪”》。央视编导袁军一直想拍一部钱宗仁的专题片,看到我的文章后曾联系过我,可惜后来拍摄计划因故搁浅。

湘乡人性格的另一面是特别地固执已见,倔强执拗,看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典型的湘人秉性,“犟驴”特征。

民国 三十年代,陈赓在上海不幸被捕,蒋介石念旧于陈赓的救命之恩以及自己的政治目的,亲自出面劝降,好话说尽,并许以各种诱惑,面对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陈赓嗤之以鼻,不为所动,表现出坚强的政治信仰,还有湘乡人特有的倔强与固执。

湘乡的男人如此,湘乡的女性也是那么好强和刚烈。1919年,我国一大批爱国志士去法国勤工俭学,其中有一家人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湘乡人蔡和森一家。当时,蔡和森的母亲葛建豪女士已年过半百,为了崽女的革命前程,她不听众乡亲的劝阻,义无反顾地走出湘乡,跟着儿子蔡和森、儿媳向警予、女儿蔡畅、女婿李富春等一起远涉重洋,赴法国学习。她的壮举当时在留法学生中传为佳话。

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有位著名报人成舍我也是湘乡人。成舍我从事新闻业近77年,一生参与创办媒体、刊物近20家,其间也遭遇挫折无数,他是凭一已之力从事新闻教育事业最长、影响最大的新闻教育家,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与影响。

湖南湘军高级中学升学率 王国庆 | 湘乡人

成舍我有位儿子叫成思危,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中国风投之父”之称。成思危还连续多届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有个妹妹叫成之凡,法国华人艺朮家和政治活动家,在法国华人中享有很高声誉。成之凡女士曾置各种社会舆论不顾,迎难而上,竞选法国总统,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屡败屡战,矢志不渝,充分表现出湘乡女人的争强好胜和执着执念。

中国现代有位著名高僧,禅宗代表人物——大和尚虚云。虚云大师祖籍湘乡,福建出生。他一生寻师访道,参禅见性,弘扬佛法,利济群生,深受佛教徒及社会人士的尊仰与钦敬。上世纪五十年代,虚云大师在家乡湘乡云门寺任过主持。后来,虚云大师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委员,120岁圆寂。

湘乡这块地方,武有大将军,文有大作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左翼作家,湘乡人张天翼颇为活跃,他的讽刺短篇小说《华威先生》轰动一时,成为经典。后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我当语文老师时就讲过他的《华威先生》。张天翼的另一部小说《包氏父子》六十年代被拍成电影,影响不少。解放后,张天翼历任中央文学讲习所副主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

湖南省曾有两任作协主席为湘乡人:一是小说家蒋牧良,一是诗人刘勇。

湘乡文化底蕴深厚,倡教之风源远流长。晚清年间,湘乡一批乡绅及贤达在涟水河边设建“东山书院”,后改名东山高等小学堂,并转为公办,是湖南省最早实行新式教育的公立学校。百多年前,少年毛润之第一次走出韶山冲,来到母亲的娘家湘乡读书,启蒙地就是东山高等小学堂。在东山学堂,少年润之一边刻苦学习,博览群书,一边努立锻炼,强身健体,最早奠定了他的文化,思想和体质基础,并在这里写下了他的少年励志诗《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当时和毛泽东东山学堂一起念书的有萧子升,萧三,易礼容等有志少年湖南湘军高级中学升学率,这群湘乡伢子在东山学堂读完小学,又一起来到省城长沙,租居于湘乡会馆,并进入湘乡驻省中学就读。后来他们又一起考入湖南一师,再一起创建新民学会,一起在湖湘大地传播革命薪火……,毛主席自己后来也说过:“我虽是湘潭人,但从小受的是湘乡教育”。

2015年深秋,王国庆和知青点知友参观东山书院留影。从左至右:陈海民、任湘荪、王国庆、罗吾香、彭放鸣

湘乡人文荟萃,深度参与并影响了中国百年历史与时代风云。新中国成立后,湘乡也曾有过辉煌的年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湘潭地区是湖南省地域最广,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那时,湘潭地区管辖湘中及湘东十余个县市,包括如今株州市所辖的所有区县,加上长沙的浏阳市,那时全都归属湘潭地区。华国锋,胡耀邦曾先后担任过湘潭地委书记。华国锋任湘潭地委书记时,曾组织十万劳动大军,用十个月时间,修通了湖南省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韶山灌渠”。“韶山灌渠”运行半个世纪,至今依然渠水丰沛,清水长流,浇灌着湘乡,湘潭,宁乡,韶山等县市千万顷良田。那时,湘乡不仅是传统农业大县,工业基础也很发达,经济势力不可小觑。湘乡拥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有优质的铁矿石,铝士,石灰石。六十年代始,在国家的规划和支持下,一批省部属国营大厂先后在湘乡建成投产:湖南铁合金厂,湘乡铝厂(代号305厂),冶金部建筑一公司,还有湘乡水泥厂,湘乡化工厂,湘乡啤酒厂等,形成了冶金,建筑,建材,化工,轻工等齐全的产业链。全国各地口音的产业工人和厂矿子弟成为湘乡县城的特殊群体,也给湘乡带来了外来文明和勃勃生机。“湖铁”的高纯度铁合金畅销全国及东南亚,为国创汇;“湘铝”(305厂)是全国最大氟化盐生产基地;湘乡生产的“韶峰水泥”全国走俏,一车难求;湘乡啤酒厂的“娇杨啤酒”一度成为湖南夲土最走俏的啤酒品牌;湘乡的生猪远销沿海,湘乡乡镇企业生产的铸管占了广东及湖南的大部分市场……,彼时,湘乡与浏阳,醴陵,宁乡的经济规模伯仲之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湘乡的城市建设也规整大气。七十年代末新建的湘乡体育馆,湘乡剧院现代气派。那时经常有全国性的文艺演出和体育赛事在湘乡举办。在湘潭地区组织的文艺调演和体育比赛中,湘乡也总是名列前茅……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修建的湘乡剧院,如今依然是湘乡演艺活动的主场馆,也是湘乡县城的文化地标

湘乡的这种高光辉煌维持了大约二十多年。从八十年代末开始,湘乡的发展便由盛转衰,逐渐式微,进入一个平缓的瓶颈时期。

一是行政区划的改革,弱化了湘潭市及湘乡市的地位和影响。1983年,湖南省行政区划大调整,原湘潭地区撒销,设立湘潭市。原湘潭地区所辖的醴陵,茶陵,炎陵,攸县诸县全部划归株洲市,浏阳则归长沙管辖,湘潭市仅留下湘潭湖南湘军高级中学升学率,湘乡俩县及韶山区,体量骤减,大湘潭萎缩为全省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地级市湖南湘军高级中学升学率,湘乡也跟着失去优势。名义上还是省直管,市代管的县级市,其实是省市都放管的尴尬地位,直接影响了湘乡市的长期规划和良性发展。

二是国家产能政策的调整及资源枯竭,导致湘乡工业整体塌陷。湘乡传统工业以冶金,建材,化工为主,基本属于“两高”(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是国家明令限产乃至停产的夕阳产业。尤其是在“环保”一票否决的政令下,湘乡的工业企业通统开始减产,改制,直至停产,关闭,而新兴工业又没有及时跟上,二产业便成为湘乡的短板,难有作为。工业兴衰与财政收支关联最大。湘乡工业的整体崩塌,严重减持了湘乡的税收及财政収入,也直接影响了湘乡的建设和发展。

三是人才的外流,导致湘乡软实力弱化。恢复高考那些年,湘乡是高考大县,高考升学率一直居高不下。一批批优秀人才走出湘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而回流家乡的却少之又少。尤其是八九十年代始,湘乡人才涌现“孔雀东南飞”,大量外流。到了新世纪后,随着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人才引进,以及长株潭一体化的虹吸效应,使湘乡优秀人才大量外出。我所知道的北上广深都有湘乡商会,每年都有各种老乡联谊会。大批湘乡青年才俊,优秀企业家在当地干得风生水起,贡献巨大,也为家乡争光添彩。湖南就有步步高集团创始人及董事长,民营企业家,全国人大代表王填,还有蓝思科技董事长,“手机玻璃之王”,湖南女首富周群飞。他们都是从湘乡农村出来闯荡,志向远大的企业家,都入选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百名杰出优秀民营企业家。还有张家界市的房地产开发商,经营业绩与社会口碑俱佳的李唯读也是湘乡农村出来的建筑工……

当然,纵向比较,改开以来,湘乡同全国各地一样,也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经济总量,国计民生,文化教育等都有长足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我回家乡的频率加大,感觉湘乡的变化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好。老城热闹祥和,新城现代气派,人们生活安逸自在,幸福指数也不低。但横向比较,湘乡在全省县域经济的竟争中已然滞后。当年与湘乡同一起跑线的浏阳,醴陵,宁乡等县市早已跻身全国百强县,把湘乡甩了几条街。更令人不解的是,长株潭一体化的规划中,浏,醴,宁,乃至湘阴县都进入了笼子,而距长沙仅80公里,湘潭40公里的湘乡市却被拒之门外,让湘乡人民情何以堪!

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吾爱湘乡,爱湘乡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也笃信湘乡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湘乡,加油!湘乡人,努力!

作者注:此稿最早写于1998年,分别发表在《张家界日报》和《湘潭日报》。二十多年过去,如今重读旧文,感慨良多,也发现诸多不足,加上近年湘乡有网站和个人转发《湘乡人》,有的注明了作者,有的未加注明。于是将旧文重新修改,再次推送,藉此表达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尊重与敬畏,以及对家乡加快发展的期望与希冀。

▲点击关注湘乡零距离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