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攻略

7*24小时求学热线

15274855379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湘军百科

湘军高级中学陈校长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概述

时间:2023-05-25 阅读:159次

保定军校大门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民国初年(1912年)创建的一所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学制最正规、门类最齐全的军事学校。溯其渊源,应自清朝末年之军事教育说起。

缘于清朝之统一中国,最初的军力是依靠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及汉军八旗。其后又成立绿营兵、巡防营。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后,洪秀全、杨秀清太平天国运动事起,清兵已日益腐败。遂又有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所谓楚军兴起。

李鸿章于同治九年(1870年)八月接替曾国藩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前后,即已开始推行洋务运动,采用洋枪洋炮、洋式方法训练军队。光绪十一年(1885年)5月且在天津开办北洋武备学堂,主要采用德国的军事教育方法,并聘用德国军事教官,学制暂定一年,其后逐年延长学习期限,所教育出来的学生如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李纯、张怀芝、陈光远、王占元、赵理泰、王汝贤、张鸿绪、周符麟等人湘军高级中学陈校长,以后都成了北洋武备派的风云人物。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甲午战争后,中国因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有部分开明的官员,则力主速改兵制,积极练兵。袁世凯更向李鸿章上书表示“此次兵务,非患兵少,而患在不精,非患兵弱,而患在无术”。李鸿藻、刘坤一、张之洞诸封疆大吏,对袁世凯亦颇看重,于是便保奏袁世凯接替胡燏棻的职务,开始在距离天津东南七十里的小站编练新军,并成立新军陆军行营武备学堂。

袁世凯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戊戌政变失败,袁世凯升为工部左侍郎,又授山东巡抚,仍兼统武卫右军。袁在山东以追剿乌合之众的义和团,受到中外有识之士的赞许,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病卒于任,袁世凯即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当时八国联军驻在天津,袁世凯则自山东到保定视事。

袁世凯大权实握,一方面建立北洋军,一方面又开办许多军事学堂,自1902年5月起,先后在保定建立了北洋行营将弁学堂、北洋陆军练官营、北洋陆军参谋学堂、北洋陆军测绘学堂、北洋陆军师范学堂、北洋陆军宪兵学堂、北洋陆军马医学堂、北洋陆军经理学堂、北洋陆军军械学堂、北洋陆军电信信号队(学堂)、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陆军预备大学堂),以及后来在各省建立的陆军小学和陆军中学等。象熊炳琦、靳云鹏、陈调元、师景云等人,便是出身于陆军参谋学堂和陆军预备大学堂;李济深、孙岳、何遂、李炳之、吕超等人也是出身于陆军预备大学堂;孙传芳等人则是出身于练官营和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吴佩孚等人则是出身于陆军测绘学堂。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9月,袁世凯与载沣、铁良不睦,被调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且被削去军权。直隶总督则由袁世凯的儿女亲家杨士骧接任。但袁世凯早已培植许多干部,满布于北洋军中,军权实际并未受到影响。

湘军高级中学陈校长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概述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唐绍仪为国务总理,段祺瑞为陆军总长,可以说完全掌握了北洋的军事大权。于是便 进一步建立军事训练机构,选定在保定城东4华里的原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陆军预备大学堂)的原校址,开办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并决定于民国元年(1912年)10月20日正式开学。民国初年,保定成为全国训练新式军队和培养新式军官的基地和摇篮,先进正规的军事教育达到了顶峰,当时,保定有“军都”之美誉。

保定军校纪念馆大门

保定军校共分五个专科,计步兵科、骑兵科、工兵科、炮兵科、辎重兵科;另附设外文、数学等学科。第一期学生是各地陆军中学保送而来,人数多达1500余人。

第一任校长系赵理泰,字康侯,安徽合肥人,天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曾任过驻日本东京陆军留学监督、清朝混成协协统、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总办(校长)、保定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总办(校长)、保定陆军军官学堂(陆军大学)监督(教育长),陆军中将。属于北洋武备派。因与段祺瑞既是同乡又是同学,故与陆军部关系很好。但由于南京临时政府陆军总长黄兴把原拟所办的陆军军官学校的入伍生队解散,部分学生拨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由于保定军校第一期的学生是从陆军小学、陆军中学的正规渠道输送上来的,这些学生便认为南方来的入伍生不够入学资格,耻与为伍,反对他们插班。于是双方发生激烈的冲突,以至爆发械斗,酿成大风潮,赵理泰又应付不力,于是只作了两个月校长,即被免职,1912年12月15日由袁世凯派来蒋方震接替。

蒋方震

蒋方震,字百里,浙江海宁县(今海宁市)硖石镇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东渡日本,经东京成城学校(陆军中学)毕业,升入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1904年10月以步兵科第一名毕业,曾接受日本天皇亲赠战刀。其与曾任日本陆相的荒木贞夫、首相的小矶国昭都是同学。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回国后,蒋方震又到德国留学军事,受到德国军事家小毛奇、兴登堡等人的称赞。1912年,曾任袁世凯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参议处参议,深受袁世凯的器重。史学家吴相湘曾誉其为中国现代兵学之开山祖。其属于进步党梁启超一派。

蒋方震到任后,即实行改革,身体力行,督率学生操演,注重精神教育,并制定了“守信、守时、苦读、勤练、爱校、爱国”十二字训词作为“保定军校精神”,从而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蒋方震的所作所为,受到全体师生的一致爱戴。蒋方震推行的一套既遭到“北洋速成派”的嫉恨,还受到主张一切按日本的样子干的“日本士官派”的反对。当时,这两派势力很大,控制着北洋政府大权,尤其是段祺瑞之心腹魏宗瀚,任陆军部军学司司长,对蒋方震之计划诸多反对,使蒋力不从心。民国二年(1913年)6月18日清晨6点钟左右,蒋在尚武堂后厦的讲台前集合全体学生讲话完毕后,即回尚武堂(校长办公室),以勃朗宁手枪对正自己的胸部射击自杀,一时轰动全校,亦成了社会的大新闻。因身边的护卫下意识的拉扯了一下蒋方震拿枪的胳臂,子弹打偏,幸未伤及要害,经袁世凯请的日本驻北京公使馆的军医平户与女护士佐藤屋登小姐的调治,始脱离危险。蒋痊愈后,即于1913年9月1日辞去校长职务,改任总统府一等参议,陆军上将。

新来的第三任校长是曲同丰,字伟卿,山东福山县(今隶属烟台市)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

湘军高级中学陈校长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概述

保定军校步兵三队器械体操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任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教官、保定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正监督(教育长),及后来任北洋招抚使,陆军上将。曲同丰于民国三年(1913年)9月2日到任后,对学生之教育极为严格,同时曲很得袁世凯和段祺瑞的信任,故军校上下亦非常融洽,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更是利益不少。

民国三年(1914年),军校第一期1114名学生毕业,陆军总长段祺瑞亲临参加毕业典礼,并向每位学生颁发毕业证书。次年,日本因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件,并逼迫在五月九日答复承认,于是全国哗然。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生亦愤而抗议,全校自动罢课,以反对日本之无理要求。

在学校“大乱”之下,曲同丰很开明,其措施多是站在学生的爱国立场上。惟学潮过后即被调京,学生都对其依依不舍,认为是最好的校长。

保定军校骑兵二队器械体操

接任第四任校长的是王汝贤,字少甫,河北顺天府密云县(今隶属北京市)人,为袁世凯之马弁出身,天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曾留学过日本 ,清末任拱卫军前路统领,民国二年(1913年)任陆军第八师中将师长,后改任将军府参军。王汝贤系袁世凯亲信,在军队任职多年,对教育并不内行,他对学生很摆架子,动轧粗暴申斥湘军高级中学陈校长,学生都对他无好感,被学生们视为“老粗”校长。民国四年(1915年)9月,王汝贤继任校长之时湘军高级中学陈校长,正值袁世凯称帝活动的高潮时期,他为了控制学生,严禁阅读各种报纸,抓住看报纸的学生还被毒打开除。他在给学生讲话中,竟称袁世凯为袁大皇帝,使学生们大为不满,在校发生动乱。次年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反对帝制声讨中羞悔逝世,王汝贤靠山已无,遂即被免职,由杨祖德接任。

第五任校长杨祖德,字子荫,山东潍县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辎重兵科毕业,曾任保定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辎重兵科科长、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辎重兵科教务长、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陆军少将。在王汝贤任职期间闹风潮时,杨曾代理校长。杨对军事教育有丰富之经验,为人亦很和善,很受学生拥戴,对推展学校教育之进度,非常顺利理想,惟一遇到的麻烦事,就是模范团问题。

模范团系袁世凯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及严格控制部属,曾于民国三年(1914年)10月成立的一个忠于自己的军人团体,叫中央模范团。团长由袁世凯自兼,团副是陈光远,其他骨干有王士珍及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团本部设于北海,实际掌权的是袁氏父子。团内的官兵都是选拔的年壮精英,其中有200余名官兵还都是保定军校第一期的毕业生,待遇亦属于最优,还特派蒋方震用德国军事教育的方法进行训练。但开办了两期,袁世凯即逝世,该团亦被解散,便将第二期的所有学兵拨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

保定军校骑兵二队器械体操

由于模范团学兵系空降插班,非陆军小学、陆军中学逐步升班而来,又被学生认为是袁的骨干分子,于是与校内叶挺、邓演达、赵博生、顾祝同、韩德勤、黄琪翔、黄镇球、李振球、上官云相、郭忏、李扬敬、罗梓材、余汉谋等1330多名第六期的学生势成对立,竟发生械斗。校方极力调停,又将滋事者开除,始告平息。杨祖德于民国八年(1919年)12月病逝,则由贾德耀继任校长。

第六任校长贾德耀,字昆庭,安徽合肥市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曾任北洋陆军第二镇参谋官、北洋骑兵二标标统、混成旅旅长、陕南镇守使、北洋政府将军府参军、陆军部军学司司长、陆军编辑局局长、陆军部次长、陆军总长、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陆军上将。贾德耀的作风迥异于杨祖德,对个人名利较为注重,其与同乡段祺瑞关系亦较深,故于民国八年(1919年)8月23日上任后,先将校长官阶由少将升为中将;教育长孙树林亦由上校升为少将,学校已充满官僚作风,与学生的关系也渐趋疏远。

民国九年(1920年)7月初,直皖战争爆发,京汉铁路交通中断,学校受到很大影响。结果皖军兵败,连前校长、皖军前敌总指挥曲同丰亦被直军俘虏。战争结束后,学校正值放暑假期间,投降直军的皖系第十五师便被收容在军校内,由于饷粮不继,官兵还发生了一次暴动,将学校抢了个乱七八糟,还焚烧了部分校舍,于是军校亦停办。有的学生无处安身,生活无着,竟到北京大街上拉黄包车,并呼吁各界人士支持军校复课。一直到民国十年(1921年)10月初,经各方努力,军校校舍经维修后才开学。新入学的学生为第九期,共702名学生,加上复学的第八期学生638人,共1340名学生一起回校上课。此时贾德耀已调走,新上任的校长是张鸿绪。

保定军校炮兵二队场操

第七任校长张鸿绪,字绍先,天津市人,天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曾任保定北洋陆军行营将弁学堂教官、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提调(办公室主任)、保定陆军部速成学堂提调(办公室主任)、直隶都督府副官长、禁卫军总司令部副官长、副总统咨议、大总统府侍从武官、公府军事顾问,陆军上将。他与曹锟既是同乡又是天津北洋武备学堂校友,在直系地盘担任校长,心安理得。但比起以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出身的校长,学历上便差了一大截,对军事教育亦是外行,同时军费不足,学校经费短绌,有时连教官的薪水都发不出。在一筹莫展之下,还借故排除异己,学生们都对其不满。

民国十一年(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又起,保定是直军的大本营,曹锟、吴佩孚的主力部队都集中于此,学校又遭骚扰而停课。迨奉军败退后,始又复课,使第八期学生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7月毕业。张鸿绪于10月25日随之调职,由孙树林任校长。

保定军校校长办公室——尚武堂

第八任校长孙树林,字少荃,河北大城县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曾任保定北洋陆军速成学堂教官、保定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教官、步兵科科长、北洋陆军第八师参谋长、第十五旅旅长、陆军部军械库总办、山东督军署总办、德州兵工厂厂长、北洋政府军务厅处长等职,陆军中将。

湘军高级中学陈校长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概述

孙树林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10月26日上任后,因连年内战,各地陆军小学、陆军中学亦已停办,学生来源断接,学校招不到学生,已有江河日下之感。

同时直军在与皖军、奉军两次战争都取得胜利,曹锟踌躇满志,又将军校校舍一部分划出,把他在民国六年(1917年)在保定徐水县漕河镇开办的直隶军官教育团迁到保定军校院内办学,并更名为直隶陆军讲武堂。与保定军校第八期、第九期的学生们同进出一个军校大门,同在一个食堂吃饭,同在一个操场训练。于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这所中央的大军校在无人支持下,亦随着第九期学生的毕业,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8月宣布停办。

保定军校学生用床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自1912年开办,至1923年8月结束,历时十一年,共办九期,培养了各类军事领导人才6574人,加上肄业生近7000余人。这些人中绝大部分立身军界,担任高级军职,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国近现代史、军事教育史和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保定军校作为当时在全国规模最大、最正规的军事学府,教育质量也是较高的,为在我国普及军事技术知识,培养军事领导人才,做出了重要历史有益的贡献。

尚武堂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仅在民国年间存在十一年。在这十一年中,毕业的学生里颇有些著名人物,成为著名将军。其中部分著名将军有:

第一期:唐生智、李品仙、万耀煌、曹浩森、龚 浩、门致中、杨爱源、王用宾、王天培、李树春、孙楚、钱宗泽、邓演存、苏炳文、傅汝钧、李兴中、门炳岳、晏勋甫、荣鸿胪,梁春浦、左世允、邓大章、张 钺、周 玳、李宝璋、荣 臻、臧 焯、魏益三、宋梅村、冯轶裴、周祖晃、史长兴、王文显、齐用宏、曹士杰、卢本棠、刘永祚、侯守常、梅 铸、周 址、吴 尚、苗玉田、夏首勋、税梯青、周 南、拜 伟、刘辛园、邓绍熊、黄启东、杜 杰、宋赞同、熊 震、尹承纲、郑大章、刘 斌、晏祖荣、刁世杰、叶焕舟、郑昌璠、杜 伟、何 荦、晏成猷、曾宪栋、卢象荣、李嘉霖、李必蕃、刘远乾、谢 珂、马龙文、王泽民、张维藩、鲁渭平等。

第一期肄业生中著名的将军有:蒋光鼐、陈铭枢、季 方、邓锡侯、田颂尧、刘文岛、李明扬、贺耀祖、张笃伦等。

第二期:熊式辉、刘 峙、秦绍观、刘尚志、刘文辉、陶峙岳、廖 磊、视绍周、唐生明、赖世璜、陈荐威、叶 琪、徐启明、鲍文樾、杜春沂、周 斓、梁培璜、冯鹏翥、王皞南、张 骥、张会诏、王冷斋、李彦彤、章 伟、任萧亭、彭 韩、章拯宇、秦德纯、刘耀扬、许金源、刘德芳、赵 璞、刘化南、刘继光、徐承熙、杨曙蕤、程继川、刘邦俊、张任民、周士廉、邢震南、陈 骥、唐希抃、张 铎、孟绍廉、王承燮、王之佑、刘万富、王 时、司可庄、张广厚、唐 英、李鸿春、陈增荣、王士俊、陈鼎勋、项致庄、马全仁、李昂重、黄光华、梁鸿恩、虞典书、沈凤翔、黄在玑等。

湘军高级中学陈校长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概述

第三期:白崇禧、张治中、何 键、贺维珍、陈安宝、刘建绪、梁朝玑、姚纯、周 喦、戴 戟、黄绍竑、夏 威、徐庭瑶、陈 良、毛炳文、俞作柏、刘和鼎、施北衡、赵观涛、张义纯、吴 石、张定璠、徐祖贻、徐培根、吕谨怀、王鸿韶、陈世璠、陈时骥、易 简、林 荣、吴仲禧、张 鹏、钱福谦、朱传经、沈逊斋、萧山令、毛 侃、尹作翰、赖伟英、史蔚馥、戴武章、邓 英、徐国镇、何 宣、俞咏裳、章 培、朱耀华、梁瀚嵩、李益滋、盛士恒、于 达、凌兆垚、钱承德、周 磐、张 贞、周学海、王炽昌、陈 焯、钱伦体、陆福廷、王 雷、谢慕韩、徐 权、汪 强、蔡忠笏、孙庆桂、朱继先、张义纯、周维寅、章亮深等。

保定军校步兵四队刺枪练习

第四期:朱怀冰、胡宗铎、陶 钧、尹呈辅、吕谨怀、程汝怀、何竞武、吕楚林、吴良琛、陈凤鸣、夏鼎新、王亚翘、袁济安、傅光咸、郑 重、张亚一、欧阳勋、刘式谷、黄 骏、陈九畴、许世伟、云 端、陈克球、徐声玉、吴扬善、蒋章骥、张 经、李 威、彭 进、石毓灵、钱镇亚、吕 冠等。

第五期:傅作义、楚溪春、董英斌、严 重、延毓琪、邵文凯、胡毓坤、富双英、张荫梧、乔明礼、杨焕彩、赵承绶、王靖国、李生达、唐永良、李服膺、白濡青、鲁英麟、刘辅庭、刘忠干、宋学礼、马秉仁、段宏纲、朵 珍、何成璞、王静轩、李世昌、张秉均、高礼安、袁庆曾、李振唐、李俊功、廉绳燕、徐子珍、石荣熙、孙 麟、王端华、周启铎、汪钟勋、黄瑞铭、杜 淑、唐永良、李世杰、朱乾元、萧连润、马清仁、吴克仁、杨耀芳、王锡符、周 濂、何绍璋、朴炳珊、杨澍松、王景录、孟宪吉、曹玉成、曾延毅、侯连瀛、牛元峰等。

第六期:叶 挺、邓演达、顾祝同、熊 斌、郭 忏、李汉魂、谭 邃、黄镇球、李文田、樊松甫、彭位仁、吴奇伟、上官云相、韩德勤、商汝桐、黄琪翔、周浑元、余汉谋、邓龙光、刘茂恩、郝梦龄、欧阳驹、阮玄武、叶 肇、缪培南、邓定远、叶 蓬、李杏村、周毓英、朱绶光、胡祖玉、王清瀚、李振球、周 骏、华振中、周维翰、贺自毅、谢溥福、徐 方、彭松龄、张炳济、张 刚、方锡麟、金巨堂、汪世鎏、陈宗进、曾国佐、何文运、葛金镕、丘 炜、韩汉英、王鸿浦、李树华、罗梓材、陈凤诏、薛 炼、吴锡祺、黄昌裕、朱晖日、华振麟、朱其爙、曾競存、丘兆琛、危尘一、胡祖玉、云振中、林英灿、赵启騄、陈林荣、杜 堃、刘克信、赵博生、曲绍周、刘培绪、徐 坚、罗树甲、罗 霖、唐 模、章亮基、刘春岭、彭毓斌、覃连芳、段 珩、吕 济、黄震国、沈应时、郭持平、俞方皋、邵百昌、梁世骥、方清湘、林逸圣、袁亮甫、罗策群、甘芳、唐继麟、杨宏光、赵锦文、卢 佐、钱振荣、李务滋、陈荣宗、简作桢、曾泽寰、王清瀚等。

第七期学生最少,知名者只有:陈长捷、刘茂松、董粹生、李赓濩、陈齐瑄、尹家勋、林兰生、王尊三、韩师馨、仲跻翰、黄维城、时树猷、黄维纲、刘尧宸、由宝善、张 诚、郅金声、王孙鍉、周孝培、叶启杰、刘家驹等。

第八期:陈 诚、罗卓英、周至柔、宋肯堂、马法五、王东原、王 坦、徐 梁、柳际明、刘珍年、韩 洞、王以哲、邹 洪、郗恩绥、胡伯翰、郜子举、刘绍先、刘翰东、裴昌会、孙光前、刘书得、刘广济、古鼎华、王景宋、史文桂、张 权、王育英、周福成、胡式禹、霍步魁、郭 俊、王 辅、胡维屏、郭贻珩、李进德、王福合、刘膺古、段 度、范 荩、黄国俊、刘奉宾、陈荣楫、周彭赏、冯 环、胡屏翰、马延守、何 英、金佛庄、周玉麟、杨 钟、孔令恂、汪成钧、高鹏云、温念忠、史泽波、史振京、朱芝荣、傅翼翰、魏 镇、张文铸、卞稚珊、李元森、王奇峰、高瑞珣、汪铭传、李汉辉、朱家麟、叶林棠、黄永安、张文清、邹 洪、蒋纪珂、张镜澄、富 文、陈步云等。

第九期:刘多荃、赵锡章、周福成、黎行恕、董振堂、董升堂、宋邦荣、张克侠、夏国璋、唐邦植、何基沣、边章五、刘万春、张谞行、牟中珩、施中诚、戴嗣夏、何章海、刘书春、李树屏、贺 斌、王长江、王藩庆、梅克洞、王 冠、邓佐虞、方沛善、魏永祥、胡 璠、黄治邦、单懋统、周熹文、黄仲恂、惠 济、马全信、张树桢、李 觉、何 平、张寿龄、安 舜、郭宗汾、唐冠英、连玉岗、黄延祯、张乔龄、王 英、宋品优、郑锡安、茅延桢、王 晋、郭寄峤、郝家俊、梁纾斋、陈龙光、林柏森、陈宝仓、段唐华等。

尚武堂后厦合影

是非成败转头空,浪花淘尽英雄。如今,虽然保定军校校园已荡然无存,军校的学子们也皆已作古。但他们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演出的一幕幕或威武或昂扬、或悲壮或苍凉的活剧,永远记载了中国的史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