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攻略

7*24小时求学热线

15274855379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湘军百科

湘军高级中学直播 一、清军军事训练

时间:2023-07-14 阅读:178次

文章摘要:李鸿章到上海受任江苏巡抚数年间,使淮军有了很大发展,并逐步用西式武器装备淮军.按李鸿章同治四年的奏疏所说,已是:“尽弃中国习用之抬枪、鸟枪,而变为洋枪队.现出省及留防陆营五万余人,约有洋枪三四万杆……”. 淮军的训练,初取湘军成法,……

训家规 主要是用封建礼教训练士兵、控制士兵.每逢初一、十五日,下级要向上级请安,士兵要向长官请安,遇有公事,穿公服,出站班,全都是礼,使士兵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尊上而知礼”,从而守法纪,听号令.

训营规 是教训士兵遵守点名、演操、站墙子、巡更、放哨等军中营规.并把营规定为“日夜常课之规”七条,要求士兵日日遵守.其内容为:

1.五更三点皆起,派三成队站墙子一次.放醒炮,闻锣声则散.

2.黎明演早操一次,营官看亲兵之操,或帮办代看.哨官看本哨之操.

3.午刻点名一次,亲兵由营官点,或帮办代点,各哨由哨长点.

4.日斜时,演晚操一次,与黎明早操同.

5.灯时,派三成队站墙子一次,放定更炮,闻锣声则散.

6.二更前点名一次,与午刻点名同.计每日夜共站墙子二次,点名二次,看操二次.此外营官点全营之名,看全营之操无定期,约每月四五次.

7.每夜派一成队站墙,唱更,每更一人轮流替换.如离贼甚近,则派二成队,每更二人轮流替换.若但传令箭而不唱者,谓之暗令,仍派哨长、亲兵等常常稽查.

曾国藩通过以上勤点名、勤操演的办法,使军队训练收到显著功效.

湘军还把训练分为练技艺和练阵法,并明确规定如下:

1.每逢三、六、九日午前,本部堂下教场,看试技艺、演阵法.

2.每逢一、四、七日午前,着本管官下教场演阵,并看抬枪、鸟枪打靶.

3.每逢二、八日午前,着本管官带领赴城外近处跑坡、抢旗、跳坑.

4.每逢五、十日午前,即在营中演连环枪法.

湘军高级中学直播 一、清军军事训练

5.每日午后,即在本营练习拳、棒、刀、矛、钯、叉,一日不可间断.

练阵法 起初主要是练戚继光的鸳鸯阵、三才阵以及《握奇经》中的八面相应阵.以后练一字阵、二字阵及方城阵.练阵法的目的,是操练队伍行动的一致,要求“进则同进,站则同站,登山不乱,越水不杂.”曾国藩每天给湘军规定训练课程,士兵训练连日不断,目的在于一个“熟”字.技艺练得熟湘军高级中学直播,一人可敌数十人.阵法练得熟,指挥众人如同一人.

(五) 淮 军 训 练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奏保李鸿章担任江苏巡抚,并令其组建淮军.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淮军成立.是年二月,淮军6500人循水路往援上海.李鸿章到上海受任江苏巡抚数年间,使淮军有了很大发展,并逐步用西式武器装备淮军.按李鸿章同治四年的奏疏所说,已是:“尽弃中国习用之抬枪、鸟枪,而变为洋枪队.现出省及留防陆营五万余人,约有洋枪三四万杆……”.

淮军的训练,初取湘军成法,其主要内容为:1.练纵步一丈高之屋,跳步越一丈宽之沟,以便踹破贼营.2.练手抛火球,能至二十丈以外.3.练脚系沙袋,每日能行百里.4.练每十人一队,皆习戚氏之鸳鸯阵、三才阵,以求行伍不乱.5.练马枪抬枪,必须打靶较准.除上述各项训练外,淮军还承袭了湘军的“站墙子”之法,即训练靠墙站立,日夜守更,时时警戒,以防偷袭.每日早晚二次.第一次,五更三点皆起,派三成队站墙子一次,放醒炮,闻锣声则散.第二次,灯时派三成队站墙子,放定更炮,闻锣声则散.夜间则派一成队站墙唱更,约有十分之一的人员担任守望.

李鸿章之淮军移师上海不久,便雇佣外国人,组成洋枪队.起初先拨薛焕旧部1000人交何伯,选派英国军官,在松江九亩地训练,练成后定名为“会字营”.继之又于徐家汇(后移高昌庙)拨当地练勇600名交法国参将庞发代训,称“庙字营”.

最大的一支洋枪队为“常胜军”,于同治二年(1863年)由英国工兵指挥官戈登接统.军官来自英、美、德、法、西班牙等国.据载:洋枪队步兵大部分使用滑膛步枪,有一小队使用福步步枪,其枪手都经过挑选,每步兵团300—400人不等.“常胜军”准备攻打天京时,号称兵勇5600人,后裁减至3000人,由英国人戈登任管带官,但要服从江苏巡抚的节制和调遣.淮军既聘募洋教习,教演洋枪操法,除了营伍编组未加改变外,其操练枪炮,均采西法.一是训练时间加长;二是阵法、号角、口令,俱为西式.另据《吴煦档案》记载:“其法,每枪炮勇八十余人为一排,此外,二兵官带一押,勇目执旗鼓总之,众勇鳞栉以进,行止疾徐唯管带兵官口令是遵,队伍井然,肃静无哗,操演时如是,出队时亦如是.枪炮、火药、炮弹及开花炸弹均系购自西洋,枪炮近贼始发,发则必中,或击贼之望楼、炮台,或击贼之药包,登时使贼惊溃.”淮军接受了洋式训练,不仅影响到湘军,更推广及练军.李鸿章接任直隶总督后不久,即令练军改练洋枪,由淮军调派教习以训练军.

湘军高级中学直播 一、清军军事训练

光绪初年,淮军增建新式炮队19营,武器装备、营制操练,因袭德国成法.除聘雇德国军官李劢协来华教习3年外,并选派官弁7人,随李赴德国学习水陆军械技艺,以3年为期,俟学成回国,分派各营任教练.此7人为卞长胜、刘芳圃、查连标、袁雨春、杨德明、朱耀彩、王得胜,于光绪二年(1876年)三月二十一日启行前往,为中国在役军官出洋学习最早的记录.

(六) 防 军 训 练

防军,即是在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未被裁撤的、由湘军、淮军演变而来的留防勇营,屯驻江、淮南北扼要之处.因其剿杀太平军有功,清廷承认其为国家经制兵.同治以后至光绪年间,江苏驻有防军23790人,担负战略要地卫戌.

同治元年(1862年),沈葆桢于江苏防军内选调12000人编成二部,一部调省城操练,一部留防汛地,半年轮换一次,训练结束即派往前线作战.同治八年,丁日昌于江苏抚标兵1600余人中挑选精壮,编为左右营,练习洋枪及开花炮等技术.同时,马新贻于督标内选千人为左右营,浦口、瓜洲营内选500人为中营,扬州、泰州营内选500人为前营,驻省城操练,另于徐州镇内选千人为徐防新兵左右营,并视其任务轻重确定训练量.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鉴于湘、淮军与各省防、练军存在之弊端,决心改练新军,使中国军制向新的方向变革.于是,各省防军相继进行洋式编练,从建制、武器、训练、战术、操典均采用德国操法.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张之洞创练自强军13个营于江苏省.所用军械与训练悉仿欧洲.光绪二十三年,刘坤一令江苏省江宁、镇江、吴淞、江阴、徐州五路防军一律改练洋操,军械归于统一.光绪二十五年,又令江南各军合并为37个营,采用新法进行训练.光绪二十七年,刘坤一再将江苏武卫先锋军、江胜军各2000人改为常备左右军,其余统编为续备军.

(七) 新 军 训 练

编练始末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廷鉴于参战的湘、淮军和各省防、练军难以为继,决意采用西洋方法,创练一支新式陆军,以代替旧式军队.

新建陆军的编练,先由广西按察使胡燏棻于天津马厂开始,招募壮丁5000人,编成10个营,号定武军.光绪二十一年十月,清廷派胡燏棻督办津芦铁路,小站练兵事由袁世凯接任.光绪二十九年始,清廷为改革兵制,特在北京设立练兵处,下设军政、军信、军学司.军学司设有训练教育、编译、水师等科.各省设立督练处(也称督练公所),下设兵备处、参谋处、教练处.光绪三十年,清廷正式划定军制,规定新练军队分常备军、续备军和后备军三等.光绪三十一年,清廷为统一和扩充全国的军事编制,计划全国共编练36个镇,限期完成.至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绝大部分省未能如期完成编练任务.据统计,全国仅编成16个镇,而江苏则编成1镇2协.

湘军高级中学直播 一、清军军事训练

自强新军的编练 在北洋训练新建陆军的同时,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南洋也成立了自强军.署两江总督张之洞先从卫队、护军等营中选拔士兵2600余人,其中有步队第8营,炮队第2营,马队第2营,工程队第1营.一切营制及编制人数,全按照德国章程,聘德国人来春石泰为首的35人,训练新式军队.编练时,部队营、哨级正职均由洋人充之,中国军官则担任副职,训练事宜悉由洋教习全权负责.光绪二十八年后,留在江苏的自强军由两江总督刘坤一续练.据史料记载:“江南创练自强新军,本在省城购建营地营房,驻扎操练”,后“该军移驻吴淞”.光绪二十四年,刘坤一采取遣返洋员的措施,自强军乃归中国军官统辖,但以后一直没有扩充.

自强军的军事训练,初期只是学习洋操,进行战斗技术、战斗制式和法则的训练,后期则主要依照《自强军西法类编》各项条例组织操练.《自强军西法类编》分兵法、兵器、军事、工程、测绘、数学六大类.该军标榜其操法(制式教练)与阵法(战斗教练),均为德军官传授.《自强军西法类编》认为步兵是军中的主兵,而马队、炮队都是辅助兵种,因而颇为重视对步兵的训练,侧重于进行“步法”、“战斗队形”、“上下刺刀”、“射击姿式”等制式教练以及营、连、排的队形变换及营以内的战斗教练;并认为“近来战阵,专用后膛枪炮,非是合灵便之师,不足以避锋而御敌”,必须效“西法于两军相距尚远时,择用地形,摆成阵式”,因而在训练战斗队形时规定,“人与人相隔约一两步不等,散开后站立、跪、卧,皆由哨官酌定”.在骑兵训练方面,《自强军西法类编》认为“陆军之有马队,所以备侦察及冲锋之用”,反对下马作战.在炮兵训练方面,认为:“以之操练打靶,成效固有可观,惟车阔体重,马难拉行,以致一切阵法(即战斗教练)尚羁演习”.从以上步、骑、炮兵训练要求上可以看出:当时自强军的训练指导思想仍然停留在对各单一兵种的制式教练上,还谈不上步、骑、炮兵的协同作战.而在兵器、筑城、测绘等方面也只能达到国外军队对士兵要求的程度.

新式陆军的编练   据《清史稿》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以后,“各省皆起练新军,或就防军改编,或用新式招练.至光绪三十年,划定军制,京师设练兵处,各省设立督练公所,改定新军”.光绪三十一年,正式提出在全国编练新军的计划.江苏原计划编练2镇,限期完成,但至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仅编练成1镇2协,即:江南陆军第9镇和暂编第23混成协,江北陆军第13混成协.

江苏新军是一支仿效西方军队体制和军事技术而建立起来的军队,在许多方面与江苏历史上的湘、淮军和防、练军有明显不同.在部队装备和训练体制上,新军全习洋枪洋操.“一切操练章程,均按西法办理”,甚至“一切行军应用器具都按西法购备”.新军的编练,多以德国人为教习,其编制则仿日本.在培养、选拔人才上,新军的各级军官,都要求从军事学校毕业,具有现代军事知识的人充任.为培养军事人才,清廷要求在各省省会设立军事学堂,对毕业学生量其才绩,分别任用.在士兵训练上,既重视“训兵”,又强调“练兵”.清廷认为:“治军之道,首在训兵,其次练兵”.所谓“训兵”即精神教育,“兵不训”就“罔知忠义”,“凡兵丁入伍之初,必须择忠义要旨,编辑歌诀,由将弁分授讲解,时常考问,并由各将弁各据所见,随时诲勉,务令人人通晓大义”.所谓“练兵”就是“精其技艺”,把“应习教法”,分门教授湘军高级中学直播,由浅及深,均以实用易学为主.为此,清廷曾将自强军所纂《西法类编》和北洋军所刊《德国陆军操典入门》等书分发给新军各营.其内容主要分兵法、军器、测绘、数学诸门,由浅入深,颇为详尽.并“责成营官以时诵习,务期逐渐通晓”.

宣统二年(1910年),陆军部颁布了《新定步兵操法》,并宣布“本操法发行后,以前步兵暂行操法即行作废”.《新定步兵操法》是按新军之新编制拟定的,即:镇之下分协、标、营、队、排、小排,各级单位近似于以后的师、旅、团、营、连、排编制.操法,主要训练步兵动作,强调“一队为战斗之单位,而队官为士气结合之基础,故一队教练之主眼,在使兵丁从队官口令、命令,整齐确实实施规定之动作.”还指出,“教练以合于战斗之要求为本宗,并要求战斗基础之诸教练,必须于一队教练时完成”.可见新军在实施制式教练和战斗教练过程中,不单重视培养严格的军纪和训练秩序,而且强调一切教练都要从实战出发,符合实战的要求.

(八) 军 事 学 堂

清朝前期,为选拔和培养军中骨干,设武科,办武学.清朝后期,这种传统的武科武学已不适应军队发展的需要,清廷始令左宗棠、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等开办军事学堂,各省督抚也自行筹办类似学校.一时各省的武备、将弁学堂等相继开办.练兵处还参照日本军校学制,拟制了各类陆军学校的办学章程.至光绪中期,江苏先后设立了江南水师学堂、江南陆师学堂、江南练将学堂、江苏武备学堂、南洋陆军讲武堂等军事学校,以培养各级各类军事人才.其大致情形如下:

湘军高级中学直播 一、清军军事训练

光绪十五年(1889年)十月,为培养水师人才,经两江总督曾国荃奏准,由署两江总督沈秉成于同年十二月在南京仪凤门开办江南水师学堂,分为航海(驾驶)、管轮两科.学习课程有外文、天文、地理、海图、中文、数学、水力学等.尔后又添设鱼雷科,学制6年.从创办至宣统末年,共办7期,其中毕业航海、管轮两科学生各3个班,每科分别为60名.毕业时,先派往练习舰实习,时间1年湘军高级中学直播,后再分派各兵轮任用.因当时该学堂仅有“寰泰”练习船1艘,学员只能分期分批登船实习,每期20人.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二月,两江总督张之洞主办江南陆师学堂,选择年龄13岁至20岁“聪颖子弟”150人人学.学校设马、步、炮队和工程、炮台各科专业,学制三年.学习内容分“兵法、行阵、地势、测量、绘图、算学、营垒、桥路学,马、步、炮各种阵法”.各科学时为2年,后再专习炮法一年,并兼学德语.毕业考核时,委江宁布政使恩寿会同总办道员钱德培督率华洋教习等分班校阅,并将其一、二等优秀生分派各营任用.至宣统元年(1909年),共毕业学员4期230人,其中多数被派往江苏新建陆军第9镇任职.

光绪二十五年,两江总督刘坤一意识到“近来东西洋各国……一切营垒测绘、制造理法,均极精微,若不加意讲求,深虑驭兵鲜术,无以收指臂相联之效.”因此,在省城江宁(今南京)设立了江南练将学堂,就各营旗官弁及候补都、守、千、把世职中,选调年富力强、志趣端正者,入堂肄习.聘用洋员,教以马、步、枪炮、工程、辎重、测量等学.

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江苏武备学堂开办.于各防营内招选25岁以内有文化者40人入学.学堂设测量、地舆、训练、军械4门学科.后因经费不足,无力聘用洋教习,故于金陵陆师学堂毕业生中挑选精通测量等技能者4人担任教习.

光绪三十年,清廷于省城江宁(今南京)设立江南陆军小学堂.小学堂为培训军官的初级学校,课程以普通课与军事初级学为主,学制三年,毕业后升陆军中学堂.招收对象为15岁至18岁的本省高等小学学生及本省驻防军子弟.教育内容为:修身、经、史、地、国文、法制、外语、数、理、化、体操、卫生;军事学科尤重军语、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阵中勤务、弹道学等.除讲堂之学科外,另有常操(制式教练)及器械体操,野外教练等术科.该校至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时停办.

光绪三十一年九月,江苏议编第9镇新军.因野外训练演习须教以识别地图,饬由参谋处拟定章程,开设测绘学堂.学堂聘日本测绘专业人员为教习,授以三角、地形、制图3门课程.三角班为20人,地形班30人,制图班27人,同时附设实地测量司.先将本省险要地区测绘成图,以备军队演习之需.至光绪三十三年,该校共毕业84人,制图50余份.

光绪三十三年,清廷于南京小营设立第4陆军中学堂,收训江苏等7省和驻防各陆军小学堂毕业生,“教以高级普通学及紧要军事学”.两年毕业后,分配到步、马、炮、工、辎重各队,为陆军入伍生.该校招生人数为350—800名之间.教学宗旨以普通学科与军事学科并重.普通学科程度相当于现在高中,主要有:国文、修养、中外史地、物理、数学、几何、外语等.军事学科主要有:典范令、步兵操典、野外勤务、射击教范、初级战术、筑城、兵器等.还设有基本教练,即从各个教练基本动作起至营教练为止.此外每周进行野外教练一次,从各个战斗动作到营战斗及各种勤务.平时经常训练的课目还有马术、劈刺、射击、器械体操等战术技术.陆军中学堂于宣统三年(1911年)停办.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两江总督端方于江苏设立南洋陆军讲武堂,主要培训陆军第9镇军官.

在兴办学堂过程中,清廷因考虑到“各省新军,现为以次编练,而是所用官长,尚未能一律合格.”要求各省尽快设立速成学堂,以备急需.江苏遂于光绪三十二年将原江苏武备学堂改为陆军速成学堂,同时又在苏北淮阴设立江北陆军速成学堂.速成学堂学制为2年6个月,选取20岁至28岁武备学生或有志于兵学者,“教以普通学与军事专科学术,以速成为主”,毕业后担任见习军官.

除此之外,清廷为培养新军骨干,在建立各类军事学堂的同时,还选派大批留学生出国学习军事.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廷制订了《选派陆军留学生游学章程》,选派学生各省均有定额.选派对象,凡已设武备学堂的,则在学堂内选派,未设学堂的,则于文武世家子弟内选派,具体条件是:于中学已有根底,武备各学已得门经,年在18岁以上,22岁以下者为合格.派赴的国家主要有英、法、德、奥、日本等国,派赴最多者为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