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攻略

7*24小时求学热线

15274855379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湘军百科

湘军高级中学有驻校教官吗 【宝庆名门】长鄄马家与宝庆世家及名人

时间:2023-05-22 阅读:190次

长鄄马家与宝庆世家及名人

马一鹰/文

宝庆,今湖南邵阳市,湘中明珠、资水名城,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名播湖湘。宝庆之隆回底蕴深厚,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风云人物。民间传说“隆回三大家族”之一的长鄄马氏更是历史悠久、名人辈出。

前一段写了四篇有关长鄄马氏家族的文章,有朋友留言:“以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长鄄马家人,突然能在20世纪初从长鄄走向遥远的北平,现在才明白可能是长鄄马家与宝庆世家及名人的渊源,成为当时长鄄马氏后代走向远方的基础。一个家族的兴旺,真的常常需要至少三代人的积累。”

我觉得朋友说得很有道理。今天,我们来谈谈马家与宝庆世家及名人的渊源。

【马氏和魏家塅魏氏】

魏源撰《海国图志》

祖母魏红姑的堂祖父魏源(1794-1857):名远达,字默深、墨生、汉士,号良图。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道光二年(1822年)举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进士。曾任东台和兴化等县知县,高邮知州。早年在北京与林则徐、龚自珍等交游,潜心王阳明心学,后注重经世致用之学;晚年弃官归隐,专注佛学。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魏定南故居

外祖母魏炉秀的祖父魏定南(1861-1945):字丙荣。历任电白知县、泸溪知事、化州知州、高州知府、宝庆县议会议长、湖南护宪军第六路指挥部顾问官等职。著有《听桔轩稿存》二卷;楹联一道堪称海内一流,久享盛誉。其楹联“题湖南临武学署”入选《民国对联三百副》,故居“存恕堂” 被列入“中国名人故居”。据不完全统计,其作品入选的辞典和书籍还有《湘人著述表》、中国对联大辞典、中华对联大典、名联鉴赏词典、湖南省志·著述志、中国名人故居楹联精选、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中国楹联学会《楹联通则》讲稿、中国楹联联律解读、中华对联(第九卷)、古今名人家联、古今对联书籍目录、民国对联精品辑录、民国对联三百副、民国期间对联书籍之四、风景对联三千副、风景名胜对联集锦、对联的炼字、对联概说、对联格律、对联基础知识、对联讲义、对联书籍推荐、对联书目、对联写作提高篇、对联学堂第一讲、对联修辞艺术、茶馆对联集萃、楹联书籍目录、邵阳文库《古代楹联集》、《邵阳楹联文化》电视讲稿等。

表舅魏寅:又名焕升,字人镇,笔名阿味。1949年毕业于国立湖南大学,为中国楹联学会的发起人之一,1994年被评选为“中国联坛十老”。其小传被收入《中国对联大辞典》、《当代对联艺术家辞典》、《中国当代艺术家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对联宝典》、《中国诗词家名录》等多部辞书。代表作品有《魏氏轶闻》、《魏源传略》、《魏源楹联辑注》等。

三江师范学堂旧址

十一伯父马植材的姻祖父魏光焘(1837-1916):字午庄,别名石龙山人、湖山老人。民族英雄、抗倭名将。晚清政治、军事、外交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同为十九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清庭的重臣。历任陕甘、云贵、两江、闽浙总督兼充南洋通商大臣、盐政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新疆地区建省后的第一任布政使、第二任代理行政首长(巡抚)等要职。署理两江总督期间,继张之洞、刘坤一之后筹建三江师范学堂,是开启近代新疆博达书院、南京大学的重要人物,也是近代教育的奠基人。

湘军高级中学有驻校教官吗 【宝庆名门】长鄄马家与宝庆世家及名人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旧址

族中堂侄马康贵的外祖叔魏国钧:派名荣美。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期甲等)。曾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一师补充旅第二团第三营少校营长,随后升至中将师长。1978年纂修、题字《湖南魏氏大宗谱》。

除曾祖父马介亭和祖父马国棠外,马家迎娶了魏氏小姐的还有:马宗旭、马福岁、马寿坞、马寿绵、马寿理、马福春、马远代、马寿微、马寿锦、马永纪、马永枸、马永植、马永锡、马永良、马昂、马远长、马康吉、马康顺、马远根、马远应、马康振、马康凤、马康林、马忠庭、马远和、马康红、马传普、马康友、马康路、马康玉等。

湖南大学大礼堂(柳士英设计/设计1951/竣工1953)

其中,堂哥马昂的夫人魏松如,出生于1923年,毕业于湖南大学。

【马氏和罗洪邹氏】

马家少爷中,有以下十几位迎娶了邹氏小姐:马宗辂、马祖圮、马福梁、马祖离、马寿盘、马永定、马永楠、马骏文、马克纯、马康平、马虎澄、马坚、马远洪等。

延安(摄于1940)

马骏文的姻亲邹泽溥:又名适今,字任洪。1917年出生于高平罗洪。1937年赴延安,延安抗大第三期学员,中共党员;1938-1944年在湖南、广东做抗日救亡工作,历任《桂林救亡日报》、《香港华商报》编辑,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干训班主任;1944-1947年任重庆《新华日报》和延安《解放日报》编辑;1947-1948年任河北省建屏区委副书记;1948-1950年任新华总社编辑、记者;1950年调轻工业部,同年受组织委派率队参加抗美援朝,任东北军区后勤部报社社长;1951年起任副处长、副局长;1956年调水产部,历任副司长、司长;1979-198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任《大百科世界经济卷》和《百科年鉴》编辑部主任。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张闻天,为避免国民党当局的追捕和迫害,曾在邹泽溥家隐居数月。

《新四军第五师抗日战争史稿》

姻亲邹作盛:和周恩来、董必武、李先念等关系密切。从1960年起着手编写《鄂豫边区革命史》和《新四军第五师抗日战争史稿》,公开发表的有《中原突围前夕——忆周恩来副主席在宣化店》、《春暖大别山——忆董必武同志》、《突围记》、《杀出重围,飞渡黄河》和《鄂豫边区的抗日战争》。历任中原区二纵队司令部队训科长,中原军区警卫团参谋长,中原军区司令部队训作战科长,湖北宜都县指挥长,湖北省军区独立团团长,宜昌军分区参谋长,湖北省军区司令部办公室主任兼作战处长,武汉警备区警备处处长,武汉“五反”运动第二分会主任,武汉市建工局副局长、局长、党委书记兼局长,武汉市体委任党委书记兼副主任等职。

《山区行旅》

姻舅舅邹洛夷:笔名志洛。出生于1936年。1957年毕业于邵阳师范学校,1959年开始长期工作于城步县文化馆,1986年日本成立“邹洛夷版画研究会”。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副高级研究员、中国十大青年版画家之一、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曾任湖南省版画艺术研究会理事、湖南省政协委员、邵阳市美协副主席,被载入《美术辞林》、《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湖南当代文学家传略》。创作发表版画作品170余幅,1963年创作的《山区行旅》曾在法国、日本、东欧等国巡展,并发表在《美洲华侨日报》,入选《美术创作规律二十讲》、《木刻新技法》、《中外黑白木刻选》等专著。1964年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创作大型版画,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

姻亲邹宗德:“湖湘楹联七子”之一。2000年被评为邵阳市“十大杰出青年”,并被邵阳市政府记二等功,2002年获中国银行总行“十大杰出青年”提名,2009年被评为“中国联坛十大新闻人物”。2011年在湖南省政府、中国文联、文化部联合举办的中国百诗百联大赛中获得楹联第九名。供职于中国银行邵阳分行,曾任办公室副主任、人教科副科长、监察室主任、隆回支行行长、综合管理部主任等职。

【马氏和玉屏山萧氏】

昔日的萧家

马家和玉屏山萧家数代联姻。玉屏山因山形酷似一方翠玉屏障而得名,历遭数劫目前仍存有多重四合院、几重老祠堂,曾涌现出众多豪绅、名士、学者、艺术家、堪舆学家,其中尤以姻祖父萧五章影响力最大。

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外祖母、母亲说起姻祖父骑白马着白衫行走在乡间的故事,一个潇洒风流的名士形象在我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

姻祖父学富五车、德高望重,1949年谢绝远赴台湾的邀约。其父60大寿,当时的国民革命军中将陈光中亲赴玉屏山祝寿;其父去世,50个纸马匠忙活了10多天,最后焚烧了几天几夜。解放初期,家里的字画被迫烧毁,有识之士罗海南从烈火中抢出10多箱,其中有慈禧太后亲写并御赐的书法作品“佛”。

辛亥革命的见证——武昌起义门

这些字画大多来源于姻祖母的祖父魏仲青(魏光焘的侄孙):1866-1932,派名守奇,字春皆,号东坡、东园,又号一鹤山人。国子监贡生,历任知县、知州、同知、知府、道台、诰授中议大夫等职;加三品衔,赏戴花翎;人称“魏太守”。辛亥武昌起义时革命军入襄樊,他妥善处理安排好一切事物,主动将政权交给新军,然后孑身归里,不问政治,以清遗老自居。因其父亲魏柳南同样做过知府,所以有“父子两知府”之称。善诗词、精篆刻、工书法,著有《烹茶吟馆诗草》十卷、《双清亭题咏》三卷附一卷、《烹茶吟馆文抄》、《藕丝阁馆外集》、《归来集》、《烹茶饮馆文抄》、《双松草堂印谱》、《双松草堂诗草》、《情楼避暑录》、《菜根野叟录》等。鉴湖女侠秋瑾曾填过一首《喝火令·题魏春皆看剑图小照》。

魏仲青曾应征玉屏山银坑名士萧少白下联,对联“银坑萧少白;金潭魏仲青”浑然天成,传为佳话。

燕京大学

另一名士萧三祝毕业于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的燕京大学,和杰出的教育家历史学家翦伯赞、吕振羽交往密切。

中共一大旧址

姻伯父萧绥之:就读于湖南大学法律系法科,当时的老师有李达(中共一大代表)湘军高级中学有驻校教官吗,同学有熊清泉(湖南省省长)。毕业后任民国上海法院法官(院长是金庸的堂兄查良鉴);随后,历任浙江省高等法院、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法官、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等职。

值得一提的是:国学生马家范长子马永图的夫人萧氏,1868年出生于邵阳县杉树坳,是三品中议大夫、清朝壬戍科(1802年)萧举人的孙女。

【马氏和老新化、高坪峪人】

长鄄(原永固镇镇南乡)是明清时屯兵戍守要地,高坪峪地域的西南门户,至今有长鄄巡检司等文物古迹。

1952年以前,长鄄隶属高坪峪,高坪峪隶属老新化;1952年以后,长鄄与高坪峪一起被划归隆回,彼此没有隶属关系。有意思的是,退回到三国时期,老新化却隶属于高坪峪;宋熙宁年间,章惇开“梅山”,置新化县,高坪峪才开始隶属老新化。

老新化、高坪峪、长鄄三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血肉相连、一脉相承,他们世代联姻、渊源深厚。

湘军高级中学有驻校教官吗 【宝庆名门】长鄄马家与宝庆世家及名人

生死之交

四·一二”政变,三伯父马子谷在武汉被捕入狱,方鼎英和邹鹏振利用他们驻军武汉之势,以身家性命担保强行保释。

方鼎英

方鼎英:1888年出生于老新化。被认为是黄埔军校中地位、名望和影响仅次于蒋介石、周恩来的人物。先后学习和工作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炮科、日本东京陆军炮工学校、日本千叶野战炮兵射击学校、日本东京帝国大学造兵科。加入过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历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炮科教官,岳阳镇守使府参谋处长兼教练科长,北京政府陆军部中校科员,湖南陆军第一师参谋长,援鄂军总指挥部参谋长,湖南讨贼军第一军参谋长、代军长,湘军第一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北伐军特遣军总指挥,湘军整理处副监、湖南讲武堂驻粤帮办,黄埔军校入伍生部中将部长,黄埔军校教育长,黄埔军校代校长兼兵器研究处处长、要塞司令,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十三军军长,广州政治分会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第46军军长,津浦路运输总指挥,第二集团军第三军团总指挥,第一集团军第十师师长兼第二十八旅旅长,讨逆军第一路右翼军副司令兼追击司令,西征军第一路总指挥兼第四十四师师长,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第九战区战地党政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参议会参议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出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热心于两岸统一。

北伐战争

邹鹏振:名兴辉,字叶侯。1885年出生于罗洪。1906年毕业于蔡锷在广西桂林创办的随营学堂。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湖南陆军第三师第六旅少将旅长、六路军第四十四军副军长兼第一师中将师长、六路军第四十四军军长等职。参加过讨袁、护法、北伐等诸多战役。戎马20余年,治军严明,以岳家军之精神,策己励人,深得士兵爱敬。

另有永固镇执行委员长周朴(后昆)前辈对三伯父马子谷有救命之恩。

姻亲之好

袁朴

姻亲袁朴:字茂松。1901年出生于永固镇。毕业于湖南讲武学堂、黄埔校(第一期六队)、南京陆军大学、美国参谋大学、国防实践研究院。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副师长、中央军政治部新兵补训处少将处长、军官训练班办公厅中将主任、第八师师长、警备司令部副司令、第八十军军长、第十五军军官总队副总队长、第十六军军长兼第三十四集团军副司令、第九集团军司令、第五集团军副司令、花莲防工司令、陆军第一军团司令兼台北市警备司令、陆军副总司令、预训司令等职。在台湾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国民党中央常委,1964年退役后为总统府战略顾问与国策顾问。

1958年,国内高层有联系台湾军政人士之议,三伯父马子谷受命亲自给袁朴写信,并在中央广播电台的对台节目播出。

申不屈

马家桥族中伯父马德俊的外甥申不屈:又名申用休。1902年出生于永固镇朴塘乡(现岩口镇石屋村)。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抗日军政大学。历任第一军第一师胡宗南团连长、校级军官,福建省福州市任警备司令部司令,第七十四军代参谋长,保定警备司令部司令等职。参加过北伐战争、淞沪战役、长衡会战、芷江会战等重大战役,其中“淞沪战役”,立下赫赫战功,获刻有“蒋中正赠”字样的中正剑一柄,晋升为少将,成为当时的“十大佩剑将军”之一(参考中国电影出版社黄湘蓉著《百年沉浮》)。

勋章证书

姻亲袁允中将军:族名愈洪。1927年出生于原新化县永固镇七石田(今隆回县高平镇大石村)。1950年毕业于海军军官大学(简称海军官校),后入台湾国防大学(原三军联合参谋大学和三军大学)深造。历任航海教职、各型舰长、三军后勤处长等职,屡迁晋升为海军少将。1975年任台湾交通部副部长,后任职于台湾省政府,均主管航运业务。1984年调任台湾基隆港务局副局长,曾多次考察欧美及东南亚诸国海运,对基隆港建树良多。1991年退休,受聘为台湾中华航运学会秘书长和台湾《航运季刊》总编等职。

刘一禾

姑父刘一禾:1917年出生于富延的名门望族。其堂祖父刘绰哉执教于武冈山门黄家桥(今洞口县山门镇)士绅刘辉阁家的私塾,为蔡锷的启蒙老师。其本人为早期地下党员、中国民主同盟邵阳市委员会会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邵阳市委员会委员;毕业于湖南大学(原民国大学 [1] ),老师有翦伯赞、刘豢龙、谭丕谟、张天翼等;先后执教于邵阳宝郡联合中学、新化上梅中学、湖南省立第六中学(邵阳市第一中学)、邵阳市第二中学;撰述文艺及学术论著几十万字,抒写诗词 300 多首。著有《双清诗词》丛书之十七《晚晴楼吟稿》,《晚晴楼吟稿全集》、《晚晴楼吟稿别集》、《芸窗晚唱》;另出版有古代戏剧丛书之《燕子笺》(明朝才子阮大铖著,刘一禾注)

世交之谊

伯祖父马国霖、祖父马国棠、族中长辈马源达、二伯父马非百和毛泽东的国文老师袁吉六、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陈天华、永固镇名士周蓉轩、“湖南平民教育的老总”周方、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成仿吾五位前辈有世交之谊。

北京师范大学旧址

袁吉六:字仲策,榜名仲谦。是毛泽东就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第八班时的国文教师,毛泽东对他非常敬重;1950年去信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首道“请省府酌予接济”,使他夫人得以安度晚年;1953年亲笔为他墓碑题字“袁吉六先生之墓”,湖南省人民政府拨款为他重修坟墓。1868年出生于永固团巴油袁家凼(今隆回县孟公乡白莲村)。1897年光绪丁酉科拔贡。先后任教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湖南长郡公立学校、湖南省立明德中学、湖南大学。1917年与胡元炎(胡子靖)一起参与湖南大学的筹建工作,晚年潜心研究古典文学和古文字,著述甚多,代表作品有《文字源流》、《文学史》、《书法必览》、《分类文法要略》等。

陈天华

陈天华: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1875年出生于新化荣华乡栗树凤阳坪。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华兴会创始人之一、中国同盟会会员、清末的革命烈士。1896年入新化资江书院,1898年入新化实学堂。1903年留学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次年回国参与组织“华兴会”,筹备发动长沙起义。1905年,在东京与宋教仁创办《二十世纪支那》杂志;辅佐孙中山筹组同盟会,起草《革命方略》;《民报》创刊后任编辑,参与对康、梁保皇派的论战。为抗议日本政府颁布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愤而蹈海殉国,时年30岁。他一生救亡图存、忧国忧民、宣传革命、矢志不移,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鼓动家和宣传家。所著《猛回头》和《警世钟》成为当时宣传革命的号角和警钟。他在排满革命、建立民主政体、造就近代国民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进步主张在当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是一个对中国民主革命有贡献的人。

1911年伯祖父马国霖(莲仙)和周前辈共办团防,同掌永固镇。1919年初,伯祖父马国霖和二伯父马非百、三伯父马子谷同住周前辈之子周方的岳麓山“沩痴寄庐”(新民学会旧址),认识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女)等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二伯母游若愚 [1] 和兄长们避难大桥边聂宅,周前辈走了十多里山路到聂家探望。

周蓉轩:名世坊,字蓉轩,班名昌镜。1864年出生于永固镇(现新邵县迎光乡)。晚清秀才,历任宝庆濂溪书院山长、永固镇镇长,并办学于新化、邵阳、武冈等地多年,门多将才,上将袁朴、中将李文皆出其门,次子周方为民国时期著名平民教育家。

周方

周方:字静庵,号卓甫,班名裕颋。1892年出生于永固镇。毕业于湖南高等师范文史专修科,受业于杨怀中(昌济)、徐特立等名师,与邓中夏、蔡和森同学。“南社湘集”社员。早年曾与毛泽东合办文化书社和长沙织布厂,同倡平民教育;与蔡和森、毛泽东一同发起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后致力于平民教育,首开湖南平民教育之先河并毕生身体力行。其先后交往的影响力人物还有蔡畅、蔡元培、李石曾、向警予、李大钊、陈独秀、朱剑凡、章太炎、李立三、何叔衡、毛泽民、毛泽覃、李剑农、李维汉、谢觉哉、陶行知、赵恒惕、王季范、周恩来、刘伯承、黄炎培、张伯苓、梁漱溟、程潜、陈明仁、周世钊、马叙伦、戴季陶、葛健豪、曾继梧、方鼎英、朱经农、张治中等。

1926年,二伯父马非百应成仿吾先生之聘,担任黄埔军校历史教官、政治教官。

东京帝国大学“赤门”旧址 [3]

成仿吾:原名成灏,笔名石厚生、芳坞、澄实。革命家、教育家、社会科学家、文学家、翻译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1897年出生于新化县知方团澧溪村。毕业于日本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和东京帝国大学。1921年与郭沫若、郁达夫、田汉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1925年参加中国国民党,任广东大学教授和黄埔军官学校教官。1934年随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后,成为“陕北公学”第一任校长。1941年当选为华北联合大学党委书记。1949年参加开国大典。1950年创办中国人民大学。

另外,与马家有同事、同学、校友、战友、同乡之情的诸多名人,不能一一详述;他们是:

湘军高级中学有驻校教官吗 【宝庆名门】长鄄马家与宝庆世家及名人

李文和蒋介石

谭定远的亲笔信札

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曾继梧,国民革命军中将、起义将领唐星,台湾国防部中将高级参谋、总统府战略顾问李文,国民革命军第70军副军长周汉瀛,国民革命军第五兵团少将副参谋长袁致中,国民革命军空军少将袁朝光,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李佑民,国民革命军少将谭定远,国民革命军少将伍光宗,国民革命军少将李规,国民革命军第122军217师少将师长谢淑周,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师长周环;中共特工、北京市委主要负责人吴成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五十三军二一七师任师长姜和瀛,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周斯美。

李荫垣家谱《御史家乘》

赐进士周良佐,举人李政懋、曾纪胜、蒋芝秀,名士袁家海、周石琴、袁镇中,湖湘理学思想家、教育家李荫垣;武汉建材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副教授袁子仁,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彭文和,甘肃省政协委员彭襄廷。

曾晓岑等名士发给省政府关于救灾的“快邮代电”

正五品同知李承靖、袁励金、邹代佑,五品袁家骥,从六品州同刘秉中、袁仁三,从七品邹世政,从九品刘开池;中华民国铁道部工务司帮办袁伯扬,中国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执行委员肖炳星,中国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专员曾晓岑;青海省卫生厅厅长袁松人,上海市航空工业办公室党委副书记邹志道等等。

马氏宗祠旧址

马氏宗祠创建于清康熙53年(1714),1935年重修,于右任 [4] 题额;此图摄于80年代。

【参考资料】

[1]游若愚:原名游若如,号学渊。1900年出生于长沙的游氏大家族。毕业于长沙稻田中学(原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同学有缪伯英、杨开慧、李淑一、向警予、刘英等。曾经在长沙营救过向警予,并担任过向警予创办的溆浦女子学校的教员。(大学期间我去看望过二伯母)

[2]民国大学:创始人蔡元培、董事长张继、教务长刘彦。抗日战争时期从北平迁到湖南溆浦,教师有翦伯赞、刘豢龙、谭丕谟、张天翼等;1949年并入湖南大学。

[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被称为日本国宝的“赤门”,原是加贺藩的御守殿门,建于文政十年(1827年),为加贺藩第13代藩主前田齐泰迎娶第11代将军德川家齐的第21女-溶姬时所建,按照当时从将军家迎娶夫人的惯例,须把门涂成红色湘军高级中学有驻校教官吗,“赤门”的说法由此而来。

[4]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1879年出生于陕西三原。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中华民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同盟会早期骨干湘军高级中学有驻校教官吗,中国近代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文化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尤其是担任监察院院长一职长达34年;同时也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

【本文特别鸣谢:周方前辈的侄孙周江元、高平文昌会会长曾勇、李却病前辈的玄孙李晃、申不屈前辈的外孙蒋定明、肖炳星前辈的姻孙刘家玮、袁允中前辈的弟弟袁健中、袁吉六前辈的玄孙袁忠喜】

相关文章